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下马青山下,无言有所思。
云藏李白墓,苔暗谢公诗。
烈烧飞荒野,栖凫宿广陂。
东来与西去,皆是不闲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下马青山下,无言有所思。”这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在青山之下下了马,陷入沉思之中,没有言语,但又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深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次探索。
“云藏李白墓,苔暗谢公诗。”这里提到的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云雾缭绕之中,隐约可见李白的墓地,而草木丛生,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谢灵运的诗歌。这两位诗人的名字,在这里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才华的赞颂,更是对整个唐代诗坛的一种致敬。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
“烈烧飞荒野,栖凫宿广陂。”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荒凉野地的情景。火焰在野地中蔓延,鸟儿则栖息于宽阔的田野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描写,更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东来与西去,皆是不闲时。”这一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生匆匆的哲理。无论是从东向西,还是从西往东,都是在不停歇地前进,不断地追求。这既可以理解为对生活、工作的投入,也可解读为对于知识、智慧不断探索的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思考,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坚心持谏诤,自古亦艰难。
寄邑虽行化,眠云似去官。
河分中野断,岳入半天寒。
瀑布冰成日,谁陪吟复看。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
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
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
时泰亦高眠,人皆谓不然。
穷经休望辟,饵朮止期仙。
彭蠡波涵月,炉峰雪照天。
常闻风雨夜,到晓在渔船。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
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
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