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承事挽诗

昆火玉孚尹,乔松冬夏青。

尘沙吹海立,风月半窗醒。

适意问芒屩,无心待屏星。

风流那复见,食报在宁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昆火玉孚尹,乔松冬夏青。
尘沙吹海立,风月半窗醒。
适意问芒屩,无心待屏星。
风流那复见,食报在宁馨。

注释

昆火:古代对太阳的尊称。
玉孚尹:比喻珍贵的宝石或稀世之宝。
乔松:高大的松树。
青:常绿。
尘沙:飞扬的尘土和沙粒。
吹海立:像海浪一样涌起。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半窗醒:透过半扇窗户洒进来的月光。
适意:心情舒畅。
芒屩:草鞋,简易的鞋子。
屏星:北斗七星中的斗柄,古人认为它指示季节变化。
风流:指才情出众、风雅之事。
那复见:再也见不到。
食报:指得到的回报或恩惠。
宁馨:安宁温馨,这里指家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家承事挽诗》。诗中以"昆火玉孚尹"和"乔松冬夏青"起笔,象征家族的传承与坚贞不渝,犹如昆冈之火和四季常青的松树。接着通过"尘沙吹海立,风月半窗醒"描绘出环境的沧桑变迁,暗示岁月流转,但家业犹在,情感深沉。

"适意问芒屩,无心待屏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即使身处平凡,也能怡然自得,不求显赫。最后两句"风流那复见,食报在宁馨"感慨世事如梦,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唯有家族的和睦与安宁最为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追忆,对家族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家涪陵挽诗

闻风唐御史,得意古周官。

治郡当如霸,閒居略似潘。

慈庭春后寂,书幌夜深寒。

漫有一区宅,传家地自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恭挽宁宗皇帝(其二)

玉册宗昭考,宁王德比纯。

宫庭天事业,庙室祖精神。

遣奠俄廞马,书言痛获麟。

人穷天亦戚,雨雪故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恭挽宁宗皇帝(其一)

内禅踰三甲,中兴会百年。

归疆才汶上,勒石未燕然。

忽怅龙髯堕,旋瞻燕翼传。

遗民满关洛,南望涕萦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潮院领客观梅

竹外蒲牢挂晚晴,霜威洗出月精神。

山无此客林泉活,诗到兹游景气新。

元是当年郪县北,不知几度梓州春。

梅边认得真消息,往古来今一屈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