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挽宁宗皇帝(其二)

玉册宗昭考,宁王德比纯。

宫庭天事业,庙室祖精神。

遣奠俄廞马,书言痛获麟。

人穷天亦戚,雨雪故连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玉册尊崇祖先,宁王品德纯粹如一。
宫廷如同天命所托的伟大事业,庙堂中凝聚着祖辈的精神。
派遣祭奠之礼,骏马载物,书信中满含失去麒麟的悲痛。
人在困厄时,上天也感同身受,连绵春雨雪仿佛在哀悼。

注释

玉册:珍贵的册子,用来祭祀祖先。
宗昭考:对祖先的尊称。
宁王:某个有德的王子。
德比纯:品德高尚,纯洁无暇。
宫庭:皇宫庭院。
天事业:象征皇权和国家的大业。
庙室:宗庙,供奉祖先的地方。
祖精神:祖辈的精神和遗志。
遣奠:派遣祭奠。
俄廞马:骏马装载祭品。
书言:书信中的言语。
痛获麟:悲痛地失去麒麟,麒麟象征吉祥。
人穷:人遭遇困境。
天亦戚:连天也为之悲伤。
雨雪:春雨连绵。
故连春:故意延续到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悼念宁宗皇帝所作的挽诗第二篇。诗中表达了对宁宗皇帝高尚品德的赞美,将他的功绩比作天庭的伟业,强调他庙堂中的精神象征。"遣奠俄廞马,书言痛获麟"两句,通过典故表达了皇帝的去世如同国家的重大损失,令人悲痛万分,仿佛麒麟般的贤明不再。最后,诗人感慨人世间的困苦与自然界的风雨雪灾相连,寓示着天亦为之动容,哀怜人间的不幸,体现出深厚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深深怀念。整体上,此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宁宗皇帝崇高的敬仰和哀悼之情的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恭挽宁宗皇帝(其一)

内禅踰三甲,中兴会百年。

归疆才汶上,勒石未燕然。

忽怅龙髯堕,旋瞻燕翼传。

遗民满关洛,南望涕萦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海潮院领客观梅

竹外蒲牢挂晚晴,霜威洗出月精神。

山无此客林泉活,诗到兹游景气新。

元是当年郪县北,不知几度梓州春。

梅边认得真消息,往古来今一屈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致政宋君挽诗

窗寒研冷一生酸,坎止流行百念宽。

剑骑已荒江北草,简编归伴室中兰。

孰痴孰觉从渠看,真是真非只我观。

掩泪方相人已矣,广平遗录仅留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袁侍郎挽诗(其一)

学术趋平实,年来似寂寥。

岂无先后觉,未在始终条。

此老能深造,诸公独后彫。

平生寄心事,髣髴见鱼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