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题狄平子画七帧,画皆寓禅机,故词语云然

月印千江,了知不隔秋情性。画桡清镜。

水与天同定。鸟影流空,极目寒山暝。凭谁证。

一声孤磬。敲得阎浮镜。

形式:

鉴赏

此诗以月映千江开篇,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月光如同清澈的镜子,穿透秋日的情思,不为任何隔阂所阻。画中之舟,轻摇于镜面般的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其影落在静谧的湖面上,随着水面的波动轻轻摇曳,与远处渐暗的山色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美景。

诗人通过“凭谁证”一句,表达了对禅机的探寻与感悟,暗示了画面背后深邃的哲理思考。最后,“一声孤磬,敲得阎浮镜”,以钟声打破寂静,仿佛在提醒观者,即使在尘世的喧嚣中,也能寻得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智慧,引导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有所感悟和启发。

收录诗词(174)

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前题

怨絮悽花满谢桥。梦中风雨自萧萧。

可堪镌恨与琼箫。

逝水尽迷前后浪,新霜谁护短长条。

待寻言说已魂销。

形式:

好事近.前题

眼底出奇峰,一片暗云如醉。

彷佛楚江烟雨,更秋山萧寺。

天公墨戏不寻常,佳处足真谛。

谁信齐烟如梦,费忧时清泪。

形式:

鹧鸪天.前题

收拾秋光入画囊。四山风色动寒芒。

消除尘壒千寻瀑,净洗乾坤满地霜。

情有会,意应忘。更无人共此清凉。

丹枫占断天涯路,何处江波认故乡。

形式:

菩萨鬘.前题

青松翠竹原无相。溪声山色光明藏。似有六朝僧。

山中唤不应。一花留半偈。纸上何言说。

待得石能言。三生舌好扪。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