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三)

凉风正萧瑟,好月复徘徊。

幽兴眇不尽,芳樽时一开。

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秋风正吹得凄凉,明亮的月亮又在空中徘徊。
我心中的雅兴悠长无尽,不时地举杯畅饮。
落下的花瓣盖住了红叶,露水打湿了青苔。
从此以后,在东边的篱笆下,应该会忘记归来的路。

注释

凉风:形容秋天的冷风吹过。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
好月:明亮的月亮。
徘徊:在空中来回移动。
幽兴:深沉的兴致或兴趣。
不尽:无穷无尽。
芳樽:美酒的代称。
时一开:偶尔或适时地打开。
馀英:剩下的花瓣。
红叶:秋天的红叶。
坠露:落下的露珠。
湿:打湿。
东篱:古代文人常用来指代隐居的地方。
忘归去来:忘记返回或离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诗人在凉风微拂、明月高悬的夜晚,与友人李殿丞一同在仓中赏菊。"幽兴眇不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感,而"芳樽时一开"则是对酒宴愉悦之情的抒发。"馀英盖红叶,坠露湿苍苔"细腻地描绘了菊花与落叶、露珠交织在一起的生动景象。

最后两句"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美好时光中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和归家的思念,留恋这一刻的美妙。整首诗通过对秋夜之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凡尘、享受当下的意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二)

文案渐消散,仓闲吏已稀。

庭空数蝶下,夜静一萤飞。

爱赏忽成句,淹留时忘归。

高情虽不系,遇此独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李殿丞仓中对菊(其一)

高士寄朝市,迥然心迹殊。

秋风太仓里,黄菊满庭隅。

陶令成诗后,王公送酒无。

遥知厌俗事,未免强踌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和杨卿中秋月

秋气平分夜,沈阴乍散天。

窥林初淡薄,照席忽孤圆。

泠入诗毫健,光浮醉弁偏。

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运使舍人北园饯别行憩三交僧舍冒雪宿百井关见寄

骊驹北上雪孱颜,韊矢前驱度汉关。

僧室松杉清照眼,驿亭烟火迥依山。

马衔边草枯犹瘦,雁怯胡云冷未还。

贱子不须回首问,鬓毛萧飒簿书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