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次韵吴师益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从宦故为涉险涂,强教人事与心符。”点明了诗人曾涉足官场,尽管艰难,但努力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心的想法。这里既有对官场复杂性的感慨,也有对自我道德坚守的坚持。
颔联“狂言喋喋真无补,虚誉纷纷更不虞。”则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中那些空洞的言论和虚假的赞誉感到不满和无奈。他认为这些无益于实际工作,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困扰和忧虑。
颈联“世味已如流水薄,野情常逐片云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愿。他将世态比作流水般冷漠,而自己则像追逐着孤独白云的野性,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圣恩宽裕归来好,免得乡人笑懦夫。”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宽厚仁慈的感激之情,希望能够在归隐后避免成为乡人眼中的懦弱之人。这既是对官场生活的逃避,也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的批判,也有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