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辛卯除夜(其一)

一般奇咄。听小童来说。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流年催急。

更怕看新历。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明朝除夜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一般奇咄”,开篇即以一种奇异的感叹开始,引人入胜。接着,“听小童来说”,通过一个小童的话语,引入了即将到来的新年,为整首诗铺垫了背景。

“道是明朝元日,废吾书、三叹息”,描述了作者在听到新年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他或许在思考过去一年的得失,或是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担忧,因此“废吾书”表示停止日常的读书活动,而“三叹息”则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无奈。

“流年催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着岁月不待人,时光匆匆流逝。这种感觉在除夜这样的特殊时刻尤为强烈,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未来的方向。

“更怕看新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恐惧,担心新的一年会带来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这种情绪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普遍心理状态。

“床头压岁钱儿,谋之妇、何曾得”,最后两句将话题转向了家庭和经济。压岁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给孩子们的红包,象征着祝福和好运。然而,在这里,它也成为了作者担忧的一个焦点——如何在新的一年里维持生计,照顾家庭,这体现了生活的压力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除夜这一特定时刻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间、未来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8)

董以宁(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 字:文友
  •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辛卯除夜(其二)

楚天遥阔。亲署重重驿。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还将墨汁。

自写春联帖。并书小字悬门,道以宁、谨谢客。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簇水.问侍儿月上花梢几许

邮递春风,欢期暗写吴绫帕。

记来心上,便打断、小姑閒话。

去把流苏收拾,等待银蟾挂。到半晌、却嗔郎诈。

天似画。想应是、红楼遮断,偏郎处,墙高么。

知他来否,把堕髻、先轻卸。

且再閒呼小婢,看向回廊下。佯相报、月上花梢乍。

形式: 词牌: 簇水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谁将银甲拨清商。是萧郎。是萧娘。

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

骤似避人迟似恋,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远望。

远望。最难忘。夜正凉。曲未央。

听也,听也,听不足,更度新腔。

最是一声,小妹断人肠。

戚戚哝哝如对语,难禁得,向东风,诉恨长。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愁春未醒.青儿曲有引

千金不惜,歌舞教成。

似燕离巢后,呢喃犹作画梁声。

自分年踰,弦索笙箫让后生。

今宵何事,重闻呼唤,几度如醒。

欲奏清音,花檀乍拍,泪已盈盈。

幸得非牙郎买绢,不受伊轻。

但觉歌馀,芦花枫叶满中庭。

最堪怜是,卿犹既嫁,我未成名。

形式: 词牌: 采桑子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