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池底休铺锦,鸡头自有栽。
柔中皆水性,刚外乃天才。
精彩惟鱼目,珠圆出蚌胎。
坐间咄嗟致,不似荔枝来。
这首诗《食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芡实这一食材的品鉴与思考。首先,“池底休铺锦,鸡头自有栽”,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池塘中的芡实比作自然生长的美丽画卷,既展现了芡实生长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其自然生长的特性。接着,“柔中皆水性,刚外乃天才”两句,通过对比,赞美了芡实内在的柔和与外在的坚韧,暗喻了事物的两面性以及内在本质的重要性。
“精彩惟鱼目,珠圆出蚌胎”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芡实的赞美,将芡实的果实比作珍贵的珍珠,强调了其独特的价值和美好。最后,“坐间咄嗟致,不似荔枝来”表达了对芡实便捷获取的赞赏,同时与荔枝进行对比,突出了芡实的实用性和普遍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芡实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思考,不仅展现了对食物的热爱与欣赏,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哲理的感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有山心可算,有水耳堪洗。
飘飘元逸人,寓意在山水。
勘破人閒世,不听心与耳。
一室虚生白,自得吉祥止。
老树凋残尽,灵祠寂历中。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
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
路梗伤时事,春归感物华。
风波千万丈,烟火两三家。
树杪失巢燕,墙根无主花。
当年人不见,何处是生涯。
道途行处恶,故旧别来稀。
涧口分流水,林梢挂落晖。
好山留客住,幽鸟背人飞。
门外秋光老,征鞍尚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