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其二)

羚羊千丈峡,铁马一秋尘。

巾帼遗诸将,干戈战市人。

析骸犹可爨,三版未成湮。

只恐东南亩,明年不用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闲居(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战乱年代的残酷景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羚羊千丈峡,铁马一秋尘”,以羚羊穿越千丈峡谷的艰难比喻战争的残酷,铁马在秋季战场上扬起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激烈与无情。这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幅战争背景下的凄凉画面。

颔联“巾帼遗诸将,干戈战市人”进一步深化主题,巾帼指的是女性,这里指代的是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丈夫或父亲的女性,她们成为了战争中的牺牲品。诸将和市人则代表了男性战士和普通百姓,共同承受战争带来的苦难。这一联揭示了战争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影响。

颈联“析骸犹可爨,三版未成湮”描绘了战争后遗症的惨状。析骸,意为尸体暴露于外,爨是烧火煮食的意思。即使在尸体暴露的情况下,人们仍然需要生火做饭,生活依旧继续。三版,古代筑城时用的木板,此处可能暗指战争破坏后的重建困难。未湮,未被遗忘,暗示战争的影响深远持久。

尾联“只恐东南亩,明年不用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东南亩,可能是指南方的农田,这里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明年不用春,意味着如果战争持续,来年的春天也无法带来新生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渴望以及对战争给未来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和个人的巨大破坏,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强烈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新塘早春怀蔡艮若何不偕

春云漠漠虎头东,几日移居杏再红。

三径草生残雨后,数家门掩落花中。

乡山久别吟兼梦,水驿多情浪与风。

有约扁舟未能去,幽期空负钓鱼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梁器圃寒塘

衰柳亭边酒数杯,扁舟昨日虎头回。

结成茅屋竟何事,开到黄花人又来。

小郭乍寒山有雨,平池经旱水兼苔。

旧家正在江城外,深夜无人莫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一)春白纻

新林生叶花交飞,珠帘初日流素晖。

洞房夜烛光力微,起舞君前歌露晞。

宛如游龙翩如鸿,骨柔态变不可终,高举长袖云回风。

凤文双履金缕衣,长跪为君擎玉卮,芳年逝者已若斯。

形式: 乐府曲辞

四时白纻歌五首(其二)夏白纻

草萤本质昔已枯,化身今比明月珠。

飞君华堂缀交疏,何况贱妾不肖躯。

能歌巧笑工步趋,长眉的皪承清矑。

不敢自许众道殊,幸离下土升阶除。

云房别馆如天居,奉君颜色今夕初。

秣君驷马豆以刍,醉君吏士人石醹。

愿因微风达区区,昼长夜促乐斯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