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易道人

尘滓脩然不受侵,转蓬无复忆家林。

路穷西极流沙远,身犯南方毒雾深。

青竹一枝常在手,丹经千卷不传心。

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赠给一位名叫易道人的作品,表达了对易道人超凡脱俗生活和坚韧修行的赞赏。首句“尘滓脩然不受侵”描绘了易道人清心寡欲,不为世俗尘埃所染的形象。次句“转蓬无复忆家林”以飘泊无定的蓬草比喻其远离尘世,忘却故乡。第三、四句“路穷西极流沙远,身犯南方毒雾深”进一步渲染了易道人修行环境的艰苦与险恶,显示其坚定的决心。

“青竹一枝常在手,丹经千卷不传心”这两句赞美易道人持守节操,虽有丰富的道家经典,但内心深处并未被外物所动,而是专注于内在修炼。最后两句“亦知羝化终腾去,白石苍苍何处寻”寓意易道人如同寓言中的羝羊,终将化羽飞升,而那象征高洁之地的白石,则暗示了他的理想境界,让人感叹其追求的深远与不易寻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易道人超脱尘世、执着修行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五仙观通明阁

目尽寥天草树平,片帆经处是东瀛。

烟销甓社珠浮出,云拥猋台玉作成。

远浦迥含兰芷思,阴风初度雁鸿声。

飞仙御鹤何时去,尘海冥冥笑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一)

紫塞霜飘雁影孤,荒台斜日下平芜。

秦封陇华皆归马,禹贡山川尽剖符。

一代彝章宗典雅,百年风俗落虚无。

腐儒策蹇蓬蒿里,空忆文皇起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二)

楚客思君赋澧兰,关山迢递梦来难。

风前白雁飞飞远,霜后丹枫落落寒。

碣馆三秋愁桂玉,乡书千里比琅玕。

蓬茆自是烟霄隔,惆怅无因附短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公实燕台感秋(其三)

桑乾千折抱燕台,岂谓天骄饮马来。

兵气旋销乌鸟乐,阵云初散鼓鼙哀。

一时猛将多蝉冕,三黜儒生尚草莱。

卧病衡门秋又晚,几时东阁待重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