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天宫谒孝陵

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

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

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从朝天宫谒孝陵》。全诗通过对钟阜山上的孝陵进行描绘和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首联“钟阜衣冠是与非,朝天弓剑更传疑”,以钟阜山上的孝陵为背景,提出对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疑问,暗示了对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接着,“难寻玉匣珠襦地,但见神功圣德碑”两句,通过对比玉匣、珠襦(古代帝王的葬具)与神功圣德碑,表达了对帝王死后物质与精神遗产的思考,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传承比物质更为重要。

“开国谅无惭汉祖,嗣孙底是学曹丕”则将孝陵的主人与汉高祖刘邦、曹魏的曹丕进行了比较,表达了对孝陵主人在开国功绩上不愧于汉高祖,但在继承者的行为上可能不如曹丕的反思。这里暗含了对后继者的期望与批评。

最后,“当年可笑山陵使,乱命何人为弼违”两句,直指当时负责陵寝事务的人,讽刺其在执行命令时的混乱与失职,表达了对权力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国家治理、道德传承以及权力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报恩寺

为报高皇罔极恩,漫言当璧眷先殷。

育王岂有除奸助,道衍终成佐命勋。

十族固应勤忏礼,三征终莫解尘氛。

碽妃别抱无穷恨,尊号曾无配享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笪桥有百岁老人为予指海岸先生正命处

倔强仪曹一散郎,不随崩角拜名王。

南天半壁凭孤掌,西竺三忠共耿光。

先世渊源馀旧墨,吾乡俎豆志甘棠。

金刚西目应长在,钟阜神灵助激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旧院

澹心居士真耆旧,头白操觚话板桥。

岂以平康忘厢社,正从子夜哭宗祧。

葛姬大节成鸾凤,顿老游魂寄黍苗。

名士美人双寂寞,荒江斜日逐渔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循城而行偶话枢曹钱丈事

昆山寓客小篯君,忠介家风总不群。

踊跃来寻残石碣,佯狂死报躄将军。

婺垣有妇成双节,桑海何人录旧闻。

为对故城生感槩,冲天一凤溯奇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