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二首(其二)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

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象和人工美化自然的对比,以及夜晚神奇的梦境。开篇两句“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拿”生动地描述了春季万物争妍斗艳的情景,洛阳城郊的园林中花朵更加繁盛。

接下来的“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则是对人工美化自然之举的一种描写,似乎是在质疑或赞叹有人能够像春天一样把白雪变成花朵,让其成为与天相连的奇观。

“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这两句诗描绘了早晨日出和夜晚月亮交替的壮丽景象,其中“照未好”表达了一种急促感,仿佛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月亮就已经悄然出现。

梦境部分则更为神奇,“夜领张彻投卢仝,乘云共至玉皇家”表明诗人在夜晚的梦中带着历史上的文人张彻、卢仝一同骑乘云朵,来到了传说中的天帝之所——玉皇家。

“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则是在赞美宫廷女性的装扮,每个人都穿着华丽整齐的服饰,没有丝毫差错。最后,“静濯明妆有所奉,顾我未肯置齿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梦境中的美好事物虽然感到敬畏但又保持一定距离,不愿意深陷其中。

“清寒莹骨肝胆醒,一生思虑无由邪”则是诗人从梦中苏醒后的感慨,觉得身体清凉,内心纯净,一生思考和忧愁都未有不正当之处。这既反映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也体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对自然美化的质疑、梦境中的奇遇以及从梦醒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杯,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回,祗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形式: 古风

杏花

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可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耀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辀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一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

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条山苍

条山苍,河水黄。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冈。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汴州乱二首(其一)

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健儿争誇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

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