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时燕辞屋,草黄秋半分。
今来冬日至,稍添刺绣文。
百年几会合,美酒不屡醺。
犀牛可乞角,穷士难荐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其五)》。诗中,诗人以燕子离巢起兴,描绘了秋天草色转黄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冬至的到来,以及刺绣中增添图案的感受,寓意岁月更迭,生活细节中的变化。
"别时燕辞屋,草黄秋半分",通过燕子的离去和秋草的黄变,寓言人生聚散无常,季节变换。"今来冬日至,稍添刺绣文",则借冬至到来象征岁月的推进,刺绣的纹饰增添了生活的色彩,暗含时光荏苒,人事变迁。
"百年几会合,美酒不屡醺",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和相聚的不易,美好的酒也无法频繁地带来醉人的欢乐。"犀牛可乞角,穷士难荐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才华出众但贫困的士人的同情,希望他们能有机会得到赏识,然而现实却往往难以如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剑埋丰城狱,气与牛斗平。
皇明烛九幽,湔祓用神兵。
谁言黄沙碛,矢尽鼓不鸣。
至今门下士,落涕为荆卿。
雷行万物春,天震而地撼。
闭塞成冬冰,楚越自肝胆。
貂狐谅柔温,藜藿自羹糁。
相思牛羊下,城鼓寒紞紞。
平生弄翰墨,客事半九州。
天未逢故人,园蔬当肴羞。
酒阑豪气在,尚欲椎肥牛。
虞卿不穷愁,后世无春秋。
堂堂阳元公,人物妙晋东。
魏侯多能事,彷佛见家风。
长鱼无波涛,坐与虾蚬同。
诸山摇落尽,旅食岁时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