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云巢被召

泰华山人上赤墀,上嗟安在见何迟。

老于尚父投竿日,少似辕生对策时。

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鸾笞凤总新知。

早陈经国平边策,归领云巢旧住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泰华山人登上红色台阶,感叹为何这么久才见到。
年长如姜太公垂钓之日,年轻时像辕固生应对策问之时。
哀怨的鹤和惊飞的猿告别旧居,驾驭鸾鸟和鞭打凤凰都是新的相识。
早早陈述治国平定边疆的策略,归来后担任云巢旧居的主持。

注释

泰华山人:指代某位隐居或有才华的人物。
赤墀:红色台阶,古代宫殿中的一种装饰。
安在:在哪里,疑问词。
迟:晚,迟来。
尚父:姜子牙,以钓鱼得名,后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
投竿:比喻隐居或退隐。
辕生:辕固生,汉代学者,以对策知名。
对策:古时应试对答皇帝问题。
怨鹤惊猿:象征哀怨或离别的情绪。
辞旧隐:告别旧居,可能指隐居生活结束。
鞭鸾笞凤:驾驭或鞭策凤凰和鸾鸟,比喻与新贵交往。
新知:新认识的朋友或知己。
经国:治理国家。
平边策:平定边疆的策略或计划。
归领:回归并领导。
云巢:可能指隐居之处,如云间的巢穴。
旧住持:旧有的住持,可能指职位或职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茂良为好友曾云巢被召入朝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泰华山人(可能指曾云巢)踏上朝廷之路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

首句“泰华山人上赤墀”,以泰华为象征,形容曾云巢地位提升,踏上朝廷的台阶,暗示其仕途的显达。“上嗟安在见何迟”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迟迟未能得到朝廷重用的感慨,暗含对友人才能的肯定。

接着,诗人将曾云巢与历史上的名臣相比,如姜子牙(尚父)和贾谊(辕生),意在强调他的才华和潜力。“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鸾笞凤总新知”进一步赞美曾云巢的才识过人,暗示他将用新的智慧和策略来应对朝廷的新挑战。

最后两句“早陈经国平边策,归领云巢旧住持”,鼓励曾云巢早日提出治国平边的策略,并期待他在归来后能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保持原有的清高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曾云巢的赞赏,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充满了对人才的激励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3)

罗茂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田家

逐壮鸡飞过短墙,茅柴烧尽满林霜。

酿成社酒家家醉,炊得新粳处处香。

牵犊负犁朝种麦,开渠引水晚浇桑。

老农不管催租急,未夜烘衣先上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建茶(其二)

草木英华聚,楼台紫翠重。

山形仙苑凤,泉脉御池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建茶(其一)

自昔称吴蜀,芳鲜尚未真。

于今盛闽粤,冠绝始无伦。

地占群山秀,时先百卉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龙岩寺

直上龙岩第一层,参回斗转夜纵横。

试将拄杖敲岩石,唤觉蟠龙速起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