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留别

宦游无绪厌尘氛,夜夜家山梦白云。

来日潞河理归棹,月明知我倍思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京师留别》是明代诗人文森所作,表达了诗人宦游在外,思念家乡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宦游无绪厌尘氛”,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身在官场的无奈与疲惫。宦游生涯让人心绪不宁,对世俗的纷扰感到厌倦。这里的“尘氛”既指现实社会的尘嚣,也暗喻官场的复杂与险恶。

次句“夜夜家山梦白云”,则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每到夜晚,诗人的心灵便飞回那片熟悉的山水之间,梦中的白云象征着家乡的宁静与纯洁,与现实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第三句“来日潞河理归棹”,预示了诗人即将踏上归途,回到家乡。这里的“潞河”可能是诗人返乡途经的一条河流,归棹则意味着诗人即将结束漂泊,回归平静的生活。这一句充满了期待与喜悦,是对未来重逢的憧憬。

最后一句“月明知我倍思君”,以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月光如水,不仅照亮了归途,也见证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君”既可指具体的友人,也可泛指所有关心和支持过自己的人,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宦游生涯中的孤独、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6)

文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进士。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历庆云、郓城二县县令、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1515),进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病未赴任。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奏准致仕,嘉靖四年(1525)卒于家,年六十四。有《中丞集》

  • 字:宗严
  • 籍贯:南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62-1525

相关古诗词

游西山归泛石湖

春声病起到山家,落尽山中桃李花。

十日遍游那得尽,村村坞坞焙山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卧病

閒居抱病怯微寒,匣里阴符耻更看。

中酒畏风眠不起,鸟啼花落又春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雨过友人宿

忽欲与子言,春风适多暇。

方晴偶未行,既雨亦难罢。

散帙就新阴,开尊缓良夜。

晨兴踏西村,小隐将学稼。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折桂

琼树山之幽,耻与萧艾伍。

得近君子前,不辞摧折苦。

罢焚垆中香,行拾松上雨。

息心栖一枝,清梦不出户。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