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叶兰舟,依约到、蓉湖深处。
凝望去、吴天阔甚,且从容住。
残碧烧痕烟似织,乱红霜影秋如许。
问春申、涧曲是谁家,潇潇雨。玉堂酒,成虚度。
金缕曲,看迟暮。
只眼前景物,莫教辜负,落日半峰云树杪,西风两岸芦花渚。
算由来、画圣与诗豪,江山助。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游历的生动画面。诗人以“一叶兰舟”为引子,缓缓驶入蓉湖深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通过“凝望”、“吴天”等词句,展现了广阔无垠的天空景象,与“从容住”相呼应,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残碧烧痕烟似织,乱红霜影秋如许。”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烟雾缭绕的景象比作织就的残绿,将霜染的落叶比作秋日的画卷,形象地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触动。
“问春申、涧曲是谁家,潇潇雨。”这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仿佛在询问着历史的痕迹,同时借潇潇雨声,增添了几分诗意和哀愁。
接下来,“玉堂酒,成虚度。金缕曲,看迟暮。”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无奈。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如此美好的景致中,也难以留住时光,只能在回忆中品味。
最后,“只眼前景物,莫教辜负,落日半峰云树杪,西风两岸芦花渚。”这几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视之情,提醒人们不要错过每一刻的美好,即使是在夕阳西下,云树之巅,或是西风吹拂的芦花丛中,都应尽情欣赏,不让任何一刻成为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康熙年间在世。有《问石词》一卷
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
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
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记来时,忆归时。不语凭栏撚柳丝。无人春昼迟。
寄欢诗,和侬词。总是相思两字儿。休教鹦鹉知。
红药开残惊绿暗,斗茶深院清幽。
呢喃双燕语风柔。蝶酣人困,慵自整薰篝。
宿醉未消香梦醒,倚栏闲看梳头。
一帘梅雨似新秋。菱花影里,斟酌远山愁。
分明又是秋江路,短棹烟蓑。唱彻吴歌。
隔浦渔灯隐芰荷。依稀柳港维舟处,生怕风波。
凉月无多。掩映低篷几点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