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沈器之二首(其一)

江汉乘流客,乾坤不系舟。

玉琴虚素月,金剑落清秋。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

风流大堤曲,一唱使人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所作的《答沈器之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江汉为背景,描绘了一位乘船漂泊的旅人形象,他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叶扁舟,无处着落。"玉琴虚素月"一句,通过玉琴和空明的素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金剑落清秋"则借金剑的落下,寓言诗人虽有才华,却在秋意中感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野鹿知随草,饥鹰故上鞲"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进一步表达人生的际遇,野鹿懂得随着草木而动,比喻人应顺应自然;而饥饿的鹰飞上猎人的臂鞲,象征着诗人在困顿中仍试图寻找机会。最后,诗人提及"风流大堤曲",这里的"风流"可能寓指美好的时光或传说中的繁华,而"一唱使人愁"则揭示了即使美景当前,也难掩旅人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江汉、玉琴、金剑等意象,以及野鹿和饥鹰的隐喻,表达了诗人身处江湖、漂泊不定的境况,以及对人生无常和故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283)

姜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字:尧章
  • 号:白石道人
  • 籍贯: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 生卒年:kuí](1154年—1221年

相关古诗词

答沈器之二首(其二)

涉远身良苦,登高望欲迷。

试吟青玉案,不是白铜鞮。

露下秋虫怨,风高北马嘶。

槎头有新味,人在太湖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悼石湖三首(其一)

身退诗仍健,官高病已侵。

江山平日眼,花鸟暮年心。

九转终无助,三高竟欲寻。

尚留巾垫角,异国有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悼石湖三首(其二)

未作龙蛇梦,惊闻露电身。

百年无此老,千首属何人。

安得公长健,那知事转新。

酸风忧国泪,高冢卧麒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悼石湖三首(其三)

未定情钟痛,何堪更悼亡。

遗书知伏枕,来吊只空堂。

雪里评诗句,梅边按乐章。

沈思酒杯落,天阔意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