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祖显和章

孙侯二尺短檠前,何啻颂诗三百篇。

金銮玉堂未归去,聊结江湖山水缘。

官闲不复弄朱墨,胜日过门无恶客。

春风快马紫游缰,花底黄鹂尽相识。

酒酬谈辩翻波澜,得句全胜得好官。

我亦从来有诗癖,撚髭一字吟难安。

不知辛苦竟何益,闻道何妨死今夕。

他年傥使无知音,盈编不作一钱直。

日来颇怪诗筒迟,恐君豫办磨崖诗。

中原窟穴尚狐兔,未应便草閒居赋。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孙侯的二尺短檠前,仿佛读了三百篇诗。
虽然身在金銮殿和玉堂未离去,暂且与江湖山水结缘。
官场清闲不再挥毫泼墨,好日子来访者皆为良朋。
春风中骑着快马,紫缰轻扬,连花丛中的黄鹂都熟悉。
饮酒论诗激起层层波澜,佳句胜过高官厚禄。
我向来酷爱诗歌,捻须沉吟一字,难以安宁。
不知这辛劳究竟有何益,但愿今晚能为诗而死。
万一未来无人理解,满篇诗作也值不了分文。
近来奇怪诗筒迟迟未至,怕你已预备在山崖刻诗。
中原之地狐狸兔子横行,岂能轻易写下隐居之作。

注释

孙侯:指孙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檠:灯架,此处代指读书环境。
江湖山水缘:指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情感联系。
朱墨:红色和黑色的墨水,代指诗词创作。
紫游缰:紫色的马缰,形容马匹华丽。
黄鹂:鸟名,叫声悦耳。
酒酬谈辩:饮酒时的交谈辩论。
窟穴: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督祖显和章》,通过对孙侯(可能指友人或尊者)在简陋环境中诵诗、闲适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孙侯高雅情趣的赞赏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提到孙侯在二尺短檠前诵读诗歌,仿佛置身于金銮玉堂般的意境,虽然未离开官场,却能与自然山水相结缘,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孙侯官闲后不再沉迷于文书,而是享受清静,家中没有烦扰的宾客,春风中骑马游赏,连花底的黄鹂都成了他的朋友。诗人与孙侯饮酒论诗,畅谈甚欢,认为创作出佳句比做官更有价值。诗人自言也有诗瘾,沉醉于字句之间,难以自拔。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诗歌创作的辛苦可能并无实际利益,但他宁愿如此,甚至愿意为诗而死。他担心将来如果无人理解,即使满篇佳作也可能一文不值。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诗作的期待,希望他能在闲暇时光写出更多佳作,尽管当时中原局势动荡,狐狸兔子仍在窟穴中出没,诗人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美了孙侯的诗才,也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简王漕左司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于道均无害。

我生才甚下,志与俗子殊。

思贤惄如饥,觅句聊自娱。

惟公盛德人,君今乃行古。

富贵等云烟,词翰敏风雨。

荆湖十五州,玉节何煌煌。

门庭无杂宾,读书清昼长。

抠衣愿从游,自视亦何有。

未知函丈地,能著野人否。

公诚一顾之,足以为我荣。

淮南有石田,归趁春雨耕。

形式: 古风

简张安国

南北东西厌问津,西海忘形今几人。

惟公名誉一世重,虽不吾与吾当亲。

气吞云梦并馀子,深厚文章六经似。

昂霄耸壑正当时,发策决科馀事耳。

上方忧顾大江东,虎踞龙盘气象雄。

却袖玉堂挥翰手,来成方面保釐功。

西风澹日边云碧,岁晚军情犹未得。

不应矫首送飞鸿,想得攒眉正忧国。

雅闻一诺值千金,推挽尤多乐善心。

坐上能容野人否,试听客里短长吟。

形式: 古风

简李牧之

落日还家聊面壁,剥啄谁来破幽寂。

语音相似桑梓同,风骨轩然双颊红。

亹亹清谈霏玉屑,多说东湖与霜杰。

江西故老已凋零,听君论诗犹典型。

君今久占宣城籍,我是江湖未归客。

客愁时事两苍茫,一醉邀君君莫惜。

形式: 古风

简查仲明

佛法若大海,我生犹蚊虻。

饮少腹已满,鼓翅作微鸣。

查侯饱禅学,如说且能行。

有如辽天鹤,岂受网罟婴。

有身未免俗,时时还入城。

篮舆过茅屋,无异同条生。

相见非何事,说法俱纵横。

妙处固不二,其实无所争。

愿君更方便,除我疑惑情。

要如两圆镜,相照交光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