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

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

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

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

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有道之人无世俗牵累,倚着几案身处南城郊。
茅草屋顶下江水敞开,布帆映衬着台阶落下。
手托下巴,散开白发,斜靠枕头晒药草。
与鸟同行不觉乱,观赏游鱼内心喜悦。
何时能接到皇帝的征召,像当年建安时期一样才华横溢。
过往之事如过眼云烟,空杯中寄托着宽广胸怀。
国君停驻千骑队伍,清谈时刻举杯共饮。
倚着栏杆远离尘世纷扰,抖落衣裳向着广阔的天地。
心灵之源与自然合一,人世间胜过山川沟壑。
何需隐藏在幽深之处,只为躲避世俗的纷扰和束缚。

注释

达士:有道之人。
外累:世俗牵累。
隐几:倚着几案。
南郭:南城郊。
茅栋:茅草屋顶。
砌落:映衬着台阶落下。
支颐:手托下巴。
华发:白发。
金马诏:皇帝的征召。
建安作:建安时期才华横溢。
往事:过往之事。
筌蹄:过眼云烟。
虚怀:宽广胸怀。
杯杓:酒杯。
邦君:国君。
清论:清谈。
凭槛:倚着栏杆。
寥廓:广阔的天地。
心源:心灵之源。
彼是:与自然合一。
人境:人世间。
岩壑:山川沟壑。
冥冥:幽深之处。
矰缴:世俗纷扰和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篇"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表明诗人是一位心无杂念、远离尘世的高士,在南郭找到了一处安身之所。"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则写出了他居住的小屋临水而建,可以观赏到帆船来往的景象。

诗中"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一句,描绘了隐士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接着诗人提及历史上的往事,如"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反映出隐士对于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则表明他虽然对过往有所留恋,但心中却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在"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一句中,可以感受到隐士对于世事变迁的冷静观察和思考。"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则描绘了他在高远的楼阁之上,远离尘嚣,享受着清净与自由。

最后,诗人通过"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则强调了隐士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是为了逃离世间的纷扰与束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刻画,展现了一位高士对自然美好的领悟,以及他超脱尘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

夙驾趋北阙,晓星启东方。

鸣驺分骑吏,列烛散康庄。

照灼华簪并,逶迤绮陌长。

腰金初辨色,喷玉自生光。

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下才叨接武,空此愧文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芳讯来江湖,开缄粲瑶碧。

诗因乘黄赠,才擅雕龙格。

深陈名教本,谅以仁义积。

藻思成采章,雅音闻皦绎。

清时左冯翊,贵士二千石。

前日应星文,今兹敞华戟。

谢公尝乞墅,宁氏终相宅。

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酒酣吟更苦,夜艾谈方剧。

枣巷风雨秋,石头烟水夕。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酷似仰牢之,雄词挹亭伯。

老骥念千里,饥鹰舒六翮。

叵能舍郊扉,来偶朝中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裴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苗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乱开。

相招直城外,远远上春台。

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深竹与清泉,家家桃李鲜。

折芳行载酒,胜赏随君有。

愁疾自无悰,临风一搔首。

形式: 古风

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与卫右丞邻舍因赋诗寄赠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

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

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

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

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

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

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

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

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

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