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过秋霖后,光应夜夜清。
一回相忆起,几度独吟行。
河汉东西直,山川远近明。
寸心遥往处,新有雁来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邃宁静的秋夜场景,月光清澈,诗人独自吟咏,心中怀念远方亲友。河汉(银河)的景象东西横亘,山川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分外明晰。诗人的寸心随着遥远的地方联想,忽然间传来了归雁的叫声,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寂寞与思念。
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清高品格和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月亮也成为了联系远方亲友情感的纽带。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遥远之人的思念之情。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满阁终南色,清宵独倚栏。
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
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
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仙禁何人蹑近踪,孔门先选得真龙。
别居云路抛三省,专掌天书在九重。
五色毫挥成涣汗,百寮班下独从容。
芳年贵盛谁为比,郁郁青青岳顶松。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脩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