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棹孤舟.题钊儿画茅舍归舟

缥缈长天山影淡。认前村、维舟收缆。

树绕垂藤,柴门篱落,灯火幽窗阴暗。

半隐陂陀临水占。挂凉蟾、寒光如鉴。

西塞山边,烟蓑雨笠,消受风恬云敛。

形式: 词牌: 夜行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江边的景色与人物活动。首句“缥缈长天山影淡”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空灵的境界,山影在广阔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淡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接着,“认前村、维舟收缆”则引入了具体的人物活动,诗人通过“维舟收缆”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船夫结束一天航行后停泊归家的情景。

“树绕垂藤,柴门篱落,灯火幽窗阴暗”几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温馨。树木环绕,藤蔓垂挂,简陋的柴门和篱笆,以及昏黄的灯光透过幽暗的窗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半隐陂陀临水占。挂凉蟾、寒光如鉴”两句,将视线引向水面,月亮仿佛挂在半空,其清冷的光芒倒映在水中,如同一面镜子,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西塞山边,烟蓑雨笠,消受风恬云敛”以西塞山为背景,描绘了渔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烟雨中享受着宁静与和谐的场景。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山水意象,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夜晚江边的宁静之美,以及人物在自然中的和谐与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一剪梅.月夜独酌

寂寞空庭月一方。窗里灯光。帘外天光。

深杯独酌耐微凉。诗尽枯肠。酒满愁肠。

交枝花影不成行。才下回廊。又上东墙。

三更敲过夜何长。收拾匡床。炷好炉香。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辊绣球.咏绣球梅

花样忒玲珑,攒簇处、纤秾如绣。

碧揉云碎,红蒸霞浅,画阑西畔,彩球五色,荡摇清昼。

正是绿肥时候,偏越越、粉凝脂溜。

可人姿致,况开长久。

多情蛱蝶,成团逐队,也来飞凑。

形式: 词牌: 辊绣毬

定风波.城东泛舟

侵晓城东泛画桡。天光云影碧迢迢。

少长同游随处好。恰巧。荷花生日是今朝。

极目蒹葭浮两岸。一片。小楼临水酒帘飘。

听彻潺湲飞渡口。更有。乱蝉声曳绿杨梢。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惜秋华.壬寅七月廿一,重睹邱中天游阁旧居有感

旧梦天游,倚晴空、犹是当年楼阁。

绣户绮窗,蛛丝暗牵帘幕。

纵横薜荔缘阶,隐幽径、兔葵燕麦。萧索。

噪斜阳,剩有营巢鸟雀。认取阑干角。

乱蓬蒿掩处,绽海棠红萼。

景如此,人非昔,向谁寄托。

不堪四载重来,怅怀抱、情伤心恶。难著。

对西风、泪痕吹落。

形式: 词牌: 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