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才卿出守嘉定

十年谁遣不宁侯,麇奔鸟散十七州。

馀州蹙蹙能几许,史君今作载酒游。

诸公饮俊已濡首,眼前百事不挂口。

震风凌雨揭却屋,左蟹右杯犹在手。

史君千骑行清秋,岂为杯酒馋涎流。

绸缪牖户既云晚,梦魂不到花绕楼。

乖逢聚散古来有,而我此时持此酒。

河梁伫立不知还,插颔青丝半成叟。

形式: 古风

翻译

十年间谁能派遣我不安的心,如同麋鹿奔散,十七个州动荡不安。
剩下的州还能有多少,如今的史君只愿乘兴饮酒游荡。
众公们饮酒畅快,满头大汗,眼前的事都不再关心。
狂风暴雨掀翻屋顶,左手螃蟹右手酒杯,他依然紧握不放。
史君骑马独行在清秋,难道只为杯中酒而陶醉?
门窗紧闭已近黄昏,他的梦魂不再向往花丛中的楼阁。
离别重逢聚散自古皆有,而此刻我怀揣这杯酒。
站在桥头久久不愿离去,下巴上的胡须半白,仿佛老去。

注释

遣:派遣, 指引发或触动。
蹙蹙:形容状态紧张或拥挤。
史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濡首:满头大汗。
震风凌雨:猛烈的风雨。
绸缪:紧密缠绕,此处指门窗紧闭。
花绕楼:形容美丽的景色。
乖逢:遇合,命运的巧合。
持:拿着, 拥有。
河梁:桥头。
插颔:下巴上挂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高才卿出守嘉定》。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高才卿赴任嘉定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十年谁遣不宁侯”暗指友人十年来的动荡经历,接下来“麋奔鸟散十七州”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动荡,州县残破。诗人感叹“馀州蹙蹙能几许”,暗示时局艰难。

“史君今作载酒游”中的“史君”是对高才卿的尊称,他带着酒去赴任,诗人认为这并非只为饮酒,而是以酒壮行色,寄托对友人的期许。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朋友们饮酒的场景,虽然豪放,但诗人深知他们心中挂念着国事,“眼前百事不挂口”只是表面的洒脱。

“震风凌雨揭却屋”象征着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而“左蟹右杯犹在手”则展现出友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豪迈气概。诗人赞美高才卿即使在清秋出行,也不是为了个人享乐,而是有更高的抱负。“绸缪牖户既云晚”意味着时光匆匆,而“梦魂不到花绕楼”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法陪伴的遗憾。

最后两句“河梁伫立不知还,插颔青丝半成叟”描绘了诗人站在河桥上目送友人离去,感叹岁月如梭,自己也已年华老去。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的勉励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黄考功广东运判分韵得汉字

凉风厉萧辰,秋事已一半。

同舍多望郎,萍聚复云散。

得士良苦艰,引去何浩瀚。

日日送行人,青衫浃流汗。

其间白石翁,清庙之圭瓒。

器采仪周行,词章辈楚乱。

秘丘第一官,脩途日未旰。

掉头不肯住,持节下霄汉。

草木识清名,风尘入长算。

安得此老宿,为世洗愁叹。

同省并门居,昔我缀华贯。

高标壁千仞,临分重嗟惋。

相期绍前徽,岁晚堪把玩。

形式: 古风

送黄宜州之郡

皇帝亲政之初旬,史臣了翁侍严宸。

宜州太守当就国,袖出谏疏前开陈。

炎荒僻在飞燕外,陛下一视同吾仁。

毋云指搐非害事,往往四体为不信。

臣请选侯如中州,更饬肤使时咨询。

但令正身以率下,炎荒虽远畿甸均。

皇帝顾谓汝可往,布宣德意安吾民。

黄君下殿再拜谢,尽以圣训关史臣。

史臣拜手笔之册,以君所闻还赠君。

维今贪竞习成俗,公私已屈忧方新。

纪纲法令不敢知,恃以立国维苍旻。

苍旻茫茫不可问,人情忻戚天笑颦。

愿君体此深长思,便以圣训书诸绅。

心诚求之莫非事,子苟不欲民无贫。

形式: 古风

送曾尚右知信州分韵得州字

长安十二门,冠盖如云稠。

浮骖不停趋,九衢滔滔流。

朝握扶桑辔,暮行背椒丘。

驾言往从之,道左伤吾辀。

温陵有佳士,清姿秀琅球。

蚤畴抡魁望,盛之蓬瀛洲。

荣进付膜外,寡欲自日休。

需章臣有母,自诡以一州。

彤幨下青冥,锦舆居上头。

小施活国手,彫瘵会有瘳。

同省并门居,昔我陪清游。

一时四同年,气味骨肉侔。

而君堂堂去,别袂挽不留。

迅商起层旻,候虫催功裘。

问学常苦艰,岁月忽忽遒。

古今同一歧,古岂真难俦。

愿言事穮蓘,勿作刈穫谋。

会面岂不再,为君刮双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游吏部赴召

天马周流不停策,青龙挂空山无色。

区中物物见根柢,岁年滔滔逐流水。

吁天求归归未获,客里随人送行客。

鏦金伐鼓行清秋,江头组练云如稠。

道旁老人相与语,主宾闻之愕相顾。

或云造阙如登仙,一声謦咳落九天。

岂知位高势逾偪,莫向紫宸庭下立。

非关啖刍解喑嘿,紫宸地禁鸣不得。

或云敢言儗鸣凤,千古高名泰山重。

岂知说著心骨惊,臣名愈重国愈轻。

或言古人重晚节,元忠子方费分说。

岂知晚节不难保,却忧攘臂为人笑。

三人所赠不皆然,然则子也今何言。

元祐中年基绍圣,建中靖国何尝靖。

若教此事欠讲明,直将两是为端平。

是时臣言便休得,臣不忧身却忧国。

臣愿天意开平治,明良长似改元时。

夬刚未终戒苋陆,姤阴虽微畏羸躅。

真教世道端且平,宁使臣无赫赫名。

三人冁然笑,子之所愿吾不到。

吾言必于身,子言望于人,子意虽厚吾言真。

低头谢二老,还以告景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