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良老寄别韵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紫色的竹笋跟随老师居住,山林幽静,溪水深深。
正要履行素日的约定,一到这里就想要洗净心灵的尘埃。
离开得如此突然,忧愁也随之而来,一直延续到现在。
何时我们能再次相见,让我聆听海潮的声音。

注释

紫箨:指紫色的竹笋,象征着清新和高雅。
从师:跟随老师学习或修行。
住:居住。
山幽:山林幽静。
水亦深:溪水深邃。
方将:正要。
偿素约:履行素日的约定,可能指某种精神上的承诺。
洗尘心:洗净心灵的尘埃,比喻净化心灵。
别去:离开。
遽如许:突然如此,形容出乎意料。
愁来:忧愁随之而来。
且至今:一直延续到现在。
何时:何时何地。
能见过:能再次相见。
容:允许。
听潮音:聆听海潮的声音,象征宁静与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寂静自得的一种向往。紫箨,即紫竹编织成的篮子,这里用以指代隐居之所。从师住,意味着跟随师傅隐居山林。山幽水深,则是对这种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描绘。

“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内心清净状态的向往。素约,即简单、质朴的生活。偿,满足或实现之意。洗尘心,则是通过隐居来洗涤心灵,摆脱世俗尘埃。

“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怀念之情。遽,如同此刻一般,即朋友已经离去。愁来至今,说明这种离别之愁一直持续到现在。

“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重逢旧友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在平静中聆听自然的声音,如海涛声等。见过,即再次相见之意。容我听潮音,则是在平和的心态下,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妙声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未来重逢旧友的期待和渴望。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和陈义卿秋香

小园无处着清香,谁剖枝头栗玉黄。

可恨楚人元未识,只知兰芷是孤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二)

我亦初卜筑,止有湖与山。

一区未易就,首尾八九年。

种竹已成林,积水已成渊。

我始得栖息,守此桑麻田。

羡君治第敏,不出数月间。

落成写胸臆,遥寄到我前。

佳句粲珠玉,妙画梯云烟。

我见为君动,喜甚殆欲颠。

第恨隔山岳,无由相伴闲。

何时一会面,尊酒共陶然。

形式: 古风

和陈天予卜居二首(其一)

夫子有直气,声名重如山。

上书遭放逐,去国知几年。

伤弓念投林,失水思潜渊。

但期归里社,问舍仍求田。

迨兹是卜筑,占胜郊野间。

梅竹映左右,溪山绕后前。

且欣轮奂美,碧瓦生青烟。

莫叹经营苦,绿鬓成华颠。

君虽欲退处,天岂容久闲。

会起佐明主,四海俱晏然。

形式: 古风

和陈天予岩桂

乞身未遂归岩谷,满面尘埃慵靧沐。

铃斋独坐更悲秋,喜见吾人驻车毂。

吾人别久正怀思,一旦渴心还慰沃。

天公助我作清欢,特遣仙花荐芬馥。

万枝琐碎屑黄金,几树阴森攒碧玉。

天然风韵月中来,颇鄙人间桃李俗。

秋高气爽人意佳,衰病无悰惟我独。

胡为却被此花恼,尽日檐前看不足。

况是欣逢磊落人,远追渭钓并岩筑。

须知天欲长吟哦,使向筠阳看修竹。

见花落笔作长谣,灿若珠玑千百斛。

我方触绪不自聊,得此细看还熟读。

明朝人去花亦残,只把新诗时反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