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宪所作的《纪怀家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首句“高怀何日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来的期待与迷茫,似乎在问自己何时能有一个高远的志向或目标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接下来,“回首转清凄”一句,以景衬情,通过回望过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久客劳慈母,长贫缺继妻”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给家中母亲带来了劳苦,同时又因经济条件的拮据,未能为母亲找到一个依靠的妻子,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是精神上的缺失,让诗人深感内疚与自责。
“望云天际北,啮指寝门西”描绘了诗人思念母亲时的情景,他望着远方的云彩,想象着母亲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思念。而“啮指寝门西”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夜难眠,手指咬得疼痛,难以入眠的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其思念之情。
最后,“无夜无乡梦,朝朝怅晓鸡”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无论是夜晚还是白天,诗人都会在梦中回到故乡,见到母亲,但醒来后却只能面对现实的失落与惆怅。早晨的鸡鸣声,似乎成了催促诗人清醒的号角,更增加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与哀愁。
整首诗以深情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哀思,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