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石头口

初月照江清,愁人见月那为情。

寂寂空江徒极目,扁舟独伴鱼翁宿。

舟人尽睡不知醒,防夜知更唤僮仆。

然灯起坐心胆摧,况乃隔岸闻猿啼。

秋潭无云渚花落,寒波欲动风凄凄。

中流贾,尔何苦。

犹唱棹歌夜摇橹,北客闻之泪如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江边泊船时的孤独与愁绪。诗人以初月映照江面的清冷景象开篇,引出“愁人”面对月色时难以言表的情感。接着,通过“寂寂空江”、“扁舟”、“鱼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静谧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愁绪的渲染。

“舟人尽睡不知醒”,展现了夜深人静、舟上仅余一人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防夜知更唤僮仆”则暗示了诗人对夜晚安全的担忧,以及对陪伴的渴望。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内心的愁苦,只能“然灯起坐”,在灯火下独自思考,内心受到极大的摧折。

“况乃隔岸闻猿啼”,一句将愁绪推向高潮,猿啼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加剧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接下来的自然描写——“秋潭无云渚花落,寒波欲动风凄凄”,通过秋日潭水、落花、寒波、凄风等意象,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得愁绪更加浓重。

最后,“中流贾,尔何苦。犹唱棹歌夜摇橹,北客闻之泪如雨。”诗人通过询问中流的商人为何如此辛苦,以及商人夜晚仍在摇橹唱歌的情景,表达了对商旅生涯艰辛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哀伤。这一问一答,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愁绪与哀伤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和情感的深度挖掘。

收录诗词(119)

孟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沽酒行赠牟韦二抚君

汉阳江山秋风悲,落叶凄凄愁别离。

江头壮士一相见,并马踌躇数回盼。

青衫乌帽无光辉,云是长安两锦衣。

见君北来动乡思,君来想是从王畿。

牟公短躯异标格,双颊凝红鬓垂白。

韦君年可四十强,方眉广额身昂藏。

欲言向余泪盈臆,昔年奉侍君王侧。

日月麒麟殿上行,云霄虎豹班中直。

常承密旨按公卿,时有微功佐家国。

讵料恩荣不可常,朝游禁阙暮江湘。

遥瞻北斗空翘首,却想西垣祗断肠。

北地南州异风土,天暄水湿多忧苦。

鸿雁高高向日边,关河迢递何时还。

嗟余亦是投荒者,低首闻之泪双下。

先朝末载游帝京,此时牟公已有声。

自从逆丑弄权术,鞭挞朝士无虚日。

扶忠抗义公所优,坐废罹刑人共恤。

今皇诛逆法令明,韦公牟公乃齐名。

才看执法拖金紫,忽复飘零涉江水。

贫贱荣华信有时,古今人事皆如此。

君不见张禄先生脱厕中,相秦富贵倾王公。

又不见鲁朱家奴置广柳,时来复作河东守。

与君今见且为欢,别买江鱼共沽酒。

形式: 古风

顾全州见邀江水涨不能赴

桂林山深昼啼鹬,一春三见红日出。

鸣雷达曙雨浪浪,洪潦平阶仍入室。

江间浪涌蛟螭翻,鲤鱼安得窥龙门。

渡头行子立惆怅,徒系扁舟不可上。

美人只在水一方,百溯千回道转长。

雨中空见枇杷落,飞尽杨花更断肠。

形式: 古风

送殷近夫尹靖江

靖江百尺澄秋波,江上秋风吹薜萝。

芦花凫雁呜相和,江南女儿红碧衣。

日涴晴沙薄暮归,手牵兰杜不忍违。

秋容入佩香风微,短棹吴歌处处吟。

歌长调切伤人心,江天月出江水深。

远客闻之泪沾巾,孤山此夕好登临。

形式: 古风

题画

丹青妙意画莫测,一幅写尽秋江色。

天远平看枫树林,云长不辨鸿飞翼。

崖半青松绾夕烟,洞门乱石绕寒泉。

羽客看山坐松下,横琴不语心悠然。

孤舟短棹清波里,烟雨霏霏笛声起。

芦叶青摇洲渚风,蓼花红映江心水。

松下舟中俱隐沦,城闉车马徒纷纷。

怅然省识画中趣,何能归来江上动鸥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