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
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
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寒冷的季节前往南宫执行任务,却意外遭遇瑞雪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之情。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两句,通过使者的光辉形象和瑞雪的飞舞,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这里的“拜诸陵”可能指的是官员要拜谒祖先或历史名人的陵墓,表明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则是对景色的细致描绘。"蘋叶"指的是用菹草铺成的祭坛或供台,而"青玉荐"形容其清新而庄重;"柳花仍拂赤车衣"则是说柳絮随风飘落,轻拂着官员的车辕,给人一种柔和温暖的感觉。
"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这里“谷口”可能象征着通往自然之路,而“山阴带月归”则是说在寻找春天的过程中,也许会在山阴下带着月光归来,透露出一种期待与宁静。
最后两句"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尽快完成任务、享受自然之美的遗憾。"羡公"可能是指尊敬的官员,而"将事看芳菲"则是在赞美对方能够欣赏到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花景的描写,以及对春天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在完成使命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
不详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绣户纱窗北里深,香风暗动凤凰簪。
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
欲学齐讴逐云管,还思楚练拂霜砧。
东家少妇当机织,应念无衣雪满林。
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
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壮士心。
曾贺截云翻栅远,仍闻斸冻下营深。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
何事慰朝夕,不踰诗酒情。
山河空道路,蕃汉共刀兵。
礼乐新朝市,园林旧弟兄。
向风一点泪,塞晚暮江平。
苍茫临故关,迢遰照秋山。
万里平芜静,孤城落叶闲。
露浓栖雁起,天远戍兵还。
复映征西府,光深组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