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河山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李鸿章,将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上联“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开篇即以叹息之声,表达了对李鸿章离世的哀伤之情,同时“萧条徐泗空”描绘出其逝世后留下的空寂与萧瑟景象,暗含了对李鸿章生前影响的追忆与感慨。
下联“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则以长淮为喻,长淮蜿蜒曲折,象征着历史的漫长与复杂,而“起陆龙蛇”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龙蛇形象,寓意李鸿章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影响力之深远。然而,“安在也”一词,却在肯定之后陡然转折,暗示了李鸿章已不在人世,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
后半句“回首河山非,只有夕阳好”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河山非”与“夕阳好”,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是对逝者生前贡献的一种肯定。夕阳虽美,但终归是短暂的,这与李鸿章的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赞美了他生前的辉煌,又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最后,“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以“哀哀浩劫”形容历史的动荡与灾难,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悲叹。而“归辽神鹤”则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象征着李鸿章的灵魂归宿,同时也寄托了对其精神永存的希望。
整体而言,此挽联以深情的语言,不仅缅怀了李鸿章的生平与贡献,更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梁启超作为一代思想家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视角。
不详
明朝还访二千石;一日更须三百杯。
衮衣一品拜元戎,大江南,大江北;
灯火万家祝生佛,八千春,八千秋。
致欢久协曹全谚;介福长酬令伯情。
九人七百六十岁;一佛庄严自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