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行答赠吴中张子潜乡贡

君不见天上续弦胶,又不见海外切玉刀。

傍人错愕心自快,痕迹过眼无秋毫。

吴江先生淮海客,长篇大章歌落托。

白袍只作东土音,黑头曾射南宫策。

霜清水落芙蓉开,酒酣独上吴王台。

缄书右望寄飞鸟,乘风忽拟穿蓬莱。

人生相逢不在早,贾生太少颜生老。

兴来亦欲向西游,约君骑马阊门道。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见过天上的续弦胶?又可曾见识过海外的切玉刀?
旁人惊讶,我内心却欣喜,这些痕迹转瞬即逝,难以察觉。
吴江先生是淮海的游子,他的长篇大作如歌声般飘落尘埃。
他身穿白衣,只吟唱东方的韵律,年轻时曾以才华射中南宫的选拔策略。
秋霜洗净,水落芙蓉盛开,酒醉后独自登上吴王的高台。
封好书信,向西边凝望,期待飞鸟传递,仿佛能乘风直抵蓬莱仙境。
人生相遇并非越早越好,贾谊太年轻,颜回已老去。
兴起时我也想往西游历,邀你一同骑马走过阊门大道。

注释

续弦胶:比喻修补关系或弥补损失的方法。
切玉刀:象征技艺高超或珍贵的工具。
傍人:周围的人。
痕迹:指过去的经历或成就。
吴江先生:诗人自指或他人代称。
淮海客:泛指来自淮海地区的游子。
白袍:古代读书人的服装。
东土音:指东方的地方方言或文化。
黑头:指年轻人,因头发乌黑。
南宫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策问。
霜清水落:形容秋季景色。
吴王台:历史上的名胜,可能指吴王阖闾的姑苏台。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
贾生:指贾谊,有才智但命运坎坷的年轻人。
颜生:指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阊门:苏州古城的西门。

鉴赏

这首诗以比喻和叙事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吴中张子潜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时光流转、人生际遇的感慨。首句“天上续弦胶”和“海外切玉刀”运用奇特的意象,暗示友情如胶似漆,坚固无比。接着写到旁人不解,而诗人内心欣喜,因为这种友情是他人难以察觉的。

诗人自比为吴江先生和淮海客,才华横溢,创作出长篇大章,寓言自己的文学成就。他强调自己诗歌的本土特色,同时提及年轻时的进取与才情,如“白袍只作东土音,黑头曾射南宫策”。此处的“白袍”和“黑头”分别指代年轻的文士身份和科举考试。

“霜清水落芙蓉开”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又美丽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怀,酒后登台,寄情于飞鸟,希望能借助风力直抵仙境,寓意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接下来,诗人感叹人生相遇不易,以贾谊和颜回为例,表达对友人珍惜之情。

最后,诗人兴起西游之志,邀请张子潜一同骑行至阊门,展现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鹿顶山朝晖轩为东玉师赋

金鸡警神关,烛龙转严车。

阴蒙欲销散,岩谷开嘘呀。

忽然苍萝颠,涌出红莲华。

天晖初照烁,六合无藏遮。

而我灵台中,善根始萌芽。

珍重慎消息,外物如尘沙。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傍家东北有山曰绍地余幸得之规以为素庄也

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

冈原见逾美,松柏栽已夥。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

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

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

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

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

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

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裸。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渡长泖投小蒸邵教授宿

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

风鸣长泖浪,云掩小蒸村。

馋极知鲈美,惊还觉雁喧。

同袍恩有爱,灯火细温存。

形式: 五言律诗

登新岭

荦荦确确白石溪,绵绵茫茫青草鞋。

四山阴雪湿灰色,六月杜鹃深树啼。

田庐经漂有高下,麻豆满坞无东西。

隔岩飞流送人语,对面喧风吹马蹄。

祗今莫辞楖栗杖,与子更上巑岏梯。

登高意远会有极,回首烟海令人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