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谒灵康祠下二首(其二)

生求同志论心事,没耸邦人福祸间。

吏奉敕书跻旧典,庙长血食配崇山。

刲羊刺豕来村社,鼓瑟吹笙出市阛。

报祭丰年更晴日,稻粳充羡老农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一生寻求志同道合的人共论心事,不置身于世俗的福祸纷争。
官吏遵循圣旨提升旧有的制度,神庙长久供奉祭祀与崇山相应。
杀猪宰羊在村庄聚会,击鼓吹笙的音乐响彻集市。
丰收之年加上晴朗的日子,稻谷饱满,让老农闲暇享受。

注释

生:一生。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
论:讨论。
心事:内心的想法或事务。
没耸:不置身。
邦人:世人。
福祸间:福祸之间。
吏:官吏。
奉:遵从。
敕书:皇帝的命令。
旧典:旧有的制度。
庙长:神庙长久。
血食:祭祀。
崇山:崇高的山,象征尊贵。
刲羊刺豕:杀猪宰羊。
村社:村庄聚会。
鼓瑟吹笙:击鼓吹笙。
报祭:祭祀回报。
丰年:丰收之年。
晴日:晴朗的日子。
稻粳:稻谷和粳米。
充羡:充足而令人羡慕。
老农閒:老农闲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祭祀活动的敬仰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首句"生求同志论心事"表达了诗人与志同道合者探讨内心情感的愿望,可能是指与村民共商社区事务。"没耸邦人福祸间"则暗示了祠堂在乡民生活中扮演着指引和庇护的角色,关乎他们的福祉和祸福。

"吏奉敕书跻旧典"写官员遵循古代传统,执行祭祀命令,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庙长血食配崇山"进一步强调祠堂的崇高地位,仿佛神灵在此长久受供奉。"刲羊刺豕来村社"生动描绘了村民们宰杀牲畜,准备祭祀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民俗的淳朴和虔诚。

"鼓瑟吹笙出市阛"描述了祭祀队伍从市场穿过时的音乐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报祭丰年更晴日"直接赞美了丰收带来的好天气,预示着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一句"稻粳充羡老农閒"描绘了老农因丰收而闲暇无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是对农耕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宋代乡村祭祀活动的盛况以及人们对丰收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31)

谢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谒灵康祠下二首(其一)

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曾使君

江色城霞气象新,中兴岳牧用诗人。

争趋画戟高门地,窃伏荒山涨海濒。

敢望车鱼延传舍,先持笺简具州民。

猿惊鹤讶知吾意,欲醉双岩堂上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曾谹父使君招客双岩堂

云篆长悬纪岁年,凤池人去政声传。

风流继踵今诗伯,物色分留到绮筵。

南国甘棠有琪树,平居大屋尚修椽。

使君小试扶颠手,高义仍闻过昔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台李公孟长官出示桐柏观百丈坑玉兰且索赋诗继以一本分惠又复见督勉为之赋

桐柏古福地,琼台上侵星。

仙人种玉处,瑶草犹亭亭。

羽人纫作佩,瑞露濯芳馨。

悬崖百丈坑,九畴诗得经。

真境有谁何,守护烦六丁。

长官仙李氏,不畏兹山灵。

河阳无数花,叶蕊衒紫青。

受此贞洁姿,不露凡卉形。

命彼轻举者,窃取岩中扃。

封植入笼槛,罗列旁轩屏。

结根失所托,摧残日飘零。

揖我求我言,矢诗当见听。

草木遂其性,民物自安宁。

君其毋求奇,采掇庶可停。

兰玉近取譬,何用专阶庭。

人观尽白眼,莫遣下青冥。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