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吹杨柳出墙枝,忆得同欢共醉时。
每到集贤坊地过,不曾一度不低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的情感,通过风吹杨柳的意象,触发了对过去欢聚时光的回忆。开篇“风吹杨柳出墙枝”便设定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境,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景,更是情感联结的纽带。
接着,“忆得同欢共醉时”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怀旧之情。这里的“同欢共醉”,不只是酒宴上的快乐,更蕴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刻记忆和思念。
最后两句“每到集贤坊地过,不曾一度不低眉”则透露出诗人在特定地点——集贤坊,每次经过都会不自觉地表达出一种尊重或怀念之情。这里的“低眉”,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也可能是对逝去荣耀的一种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特定地点的情感联结,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往昔岁月无法割舍的情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梁王旧馆雪濛濛,愁杀邹枚二老翁。
假使明朝深一尺,亦无人到兔园中。
千首诗堆青玉案,十分酒写白金盂。
回头却问诸年少,作个狂夫得了无。
身名身事两蹉跎,试就先生问若何。
从此神仙学得否,白须虽有未为多。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