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后宿应岙山庄

几宵灯下醉,暂向陇头醒。

隔岁梅犹白,经春竹更青。

就云移石榻,迎日启山扃。

入郭非吾好,尘劳鬓易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宵节过后在应岙山庄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

首联“几宵灯下醉,暂向陇头醒”,以对比手法开篇,前句描述了元宵节期间灯火辉煌、欢庆热闹的场景,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后句则转而描绘了诗人暂时离开喧嚣,来到山间静谧之地,心境由醉酒的狂欢转向内心的平静与清醒。这种从热闹到宁静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颔联“隔岁梅犹白,经春竹更青”,进一步展现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景象。梅花虽已过季,但依然保持着洁白的姿态,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经历了整个春天的竹子,更加翠绿挺拔,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与持续生长的力量。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

颈联“就云移石榻,迎日启山扃”,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他仿佛融入了云雾之中,移动着自己的石床,迎接朝阳的升起,开启山间的门户。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尾联“入郭非吾好,尘劳鬓易星”,则是诗人对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的态度对比。他认为进入城市并非他的喜好,城市的尘世劳碌容易让人头发变白,暗示了他对繁华都市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后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5)

万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应岙山楼

窈窕苍霞里,登楼爱隐居。

水声孤枕近,山色四窗虚。

林静朝看鹿,心閒夜对书。

独将耽寂意,觉与世情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病中西溪山中漫述

岂如陶令荒三径,几见云封满薜萝。

抱病却嫌辞禄晚,入山犹厌识僧多。

蝉声两树经年谢,心绪千端奈老何。

安得尽排人世事,白云流水和樵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燕子矶作

燕子矶前风满台,倦飞高鸟识归来。

波漂云影江心渡,帆带山光寺外回。

病足倩扶将弱息,衰颜难驻付金罍。

乡关日暮犹堪指,北极恩深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新正十日自善卷还吴兴山中遇雨作

夜宿玉潭逢客醉,晓经川岭共僧行。

深村未雨四山暝,樵径无人一鸟鸣。

节近元宵思故里,心随流水急归程。

亦知闻道希形役,沾湿那堪又暮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