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浙西宪舟过钓台有感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

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

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

论功汉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除浙西宪舟过钓台有感》。诗人通过再次登临钓台,感慨人事变迁,岁月如梭,头发斑白,暗示了时光流逝和自身老去。他以笔力自许,认为尽管如今可能不再有往昔的雄心壮志,但仍然渴望能有机会在历史的碑文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诗人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状况的思考,期待朝廷中有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同时也意识到江山依旧,应顺应时势。他以汉鼎为喻,自谦地说自己并无太大功绩,但强调自己作为学者的精神风范,将世代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有对国家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陈傅良的学识与抱负。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吕大著至明招寺简潘叔度

小雨崇朝过,深秋薄海清。

故人期不至,乔木眼偏明。

欲往还何日,堪论久此情。

侯芭幸无恙,应就太玄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尤延之尚书(其四)

壮岁从游两鬓霜,重来函丈各堪伤。

那知卒业今无及,极悔论心昨未尝。

相约归期须次第,独存病骨更凄凉。

他年赖有门生记,托在碑阴永不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尤延之尚书(其一)

自为师说竟谁宗,每事持平属此翁。

有志政须名节是,斯文非独语言工。

要令举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辈中。

安得长年留把柁,后来各与一帆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挽尤延之尚书(其三)

向来诸老独岿然,羸不胜衣万事便。

灯下细书批敕字,雪边先著趁朝鞭。

岂应无故令身健,却止功名与世传。

遗奏定留封禅藁,凭谁吹送九重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