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渡黄河

灵槎万里挟长风,浩荡何源不可穷。

一脉混黄余太古,百川宗派亘天中。

云开岱色经秋碧,雨助涛声入夜雄。

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翁寿麟的《立秋渡黄河》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和历史深远的气息。首句“灵槎万里挟长风”以神话中的仙槎比喻黄河的浩渺与气势,暗示其源远流长。接下来,“浩荡何源不可穷”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头深邃,难以穷尽。

“一脉混黄余太古,百川宗派亘天中”描绘了黄河作为众多河流的源头,其河水浑黄,仿佛残留着太古时代的风貌,展现了黄河在天地间的宏大规模和地位。诗人通过“云开岱色经秋碧,雨助涛声入夜雄”两句,将视线转向黄河两岸,秋日的泰山青翠与雨后涛声的雄浑相映成趣,展现出黄河景色的壮美和动态。

最后,“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表达了黄河不仅是地理上的分界线,也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对象,诗人借此寄寓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寓意深远。整体上,这首诗以黄河为载体,寓言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4)

翁寿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还乡杂诗(其一)

抚序感霜露,朝出城西门。

湖山黯无色,不知天地春。

官堤萦鸟道,夹路披烟榛。

将军旧筑垒,乱石如云屯。

孤往十余里,破屋知荒村。

入山拜先陇,抔土犹如新。

贫家少封树,杂卉纷尚存。

前冈耸华表,郁郁谁家坟。

石马半倾蹋,松柏摧为薪。

败棺见残骼,拜扫嗟无人。

我辈赖先泽,虎口留余身。

惕惕冰渊戒,一线延千钧。

祖德傥能述,愧无华亭文。

形式: 古风

还乡杂诗(其二)

山行不逢人,尚余豺虎迹。

下马读残碑,道旁小歇息。

乡人荷担来,累累此何物。

前肩挂髑髅,后担束骸骨。

为言荒村中,狼藉无人恤。

官局论斤买,易米计亦得。

败骼搀牛羊,真伪孰能别。

山南净慈旁,山北栖霞侧。

荒冢何纷纭,千魂共一穴。

岂无忠与贞,岂无豪与杰。

身后谁得丧,都付一丘貉。

俯首念妻孥,泪下衣襟湿。

形式: 古风

秋日湖堤晚眺

疏柳蝉声急,秋风几度过。

此时残暑退,何处晚凉多。

流水碧如泻,夕阳红渐趖。

吴娃荡舟出,采采听菱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今日何日行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

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

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

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

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

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

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

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