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斩了猫儿问谂师,草鞋头戴自知时。
两堂不是无言对,只要全提向上禨。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如本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九首。它以日常生活的场景为切入点,通过斩猫之事,寓言般地探讨禅修与觉悟的主题。
"斩了猫儿问谂师",这句描绘了一个僧人可能面对的情境,他杀了猫(可能象征着去除心中的欲望或执着),然后去询问他的师父(谂师)关于此事的意义。这里的"谂师"代表智慧的导师,可能在询问中寻求指引。
"草鞋头戴自知时",则进一步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觉悟。草鞋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头戴草鞋意味着回归本心,明白自己应当何时行动,何时静止,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两堂不是无言对","两堂"可能指的是禅堂内外,暗示禅修者在内外环境中都能保持沉默,不轻易言语,而是通过内在的反思和领悟来应对生活。
"只要全提向上禨","全提"意指全面提升,"向上禨"则是指向更高的精神追求,即禅修者追求的超越世俗的真理。这句话传达出的核心意思是,真正的修行并非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提升和对佛法真谛的深入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日常小事为载体,寓言般地揭示了禅修的内在含义,强调了自我反省、智慧引导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不详
百丈野狐,两耳卓朔。脱兮不昧,堕兮不落。
不昧不落,何是何错。
若于当处不留情,万里晴空步寥廓。
日面月面,灵光洞现。大地山河,南州北县。
虽是老婆心切,那知疑杀监院。
匙挑不上,箸拨不开。合掌赞言,善哉善哉。
家世拄杖,佛祖付嘱。沩山寄来,香严发哭。
父子投机,阳春雪曲。不是知音,大难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