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拟古九首(其一)

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

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

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

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

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

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

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有位访客敲我的门,把马系在门前柳树上。
庭院空荡,鸟雀飞散,客人长久站立门外。
主人枕着书本睡着,梦见了我往日的朋友。
忽然听到敲门声,惊扰了我的美梦,洒了一地的酒。
我匆忙起身向客人致歉,醒来后感到双重愧疚。
我们坐着交谈古今之事,他笑容满面却未得到回答。
他问我从哪里来,我回答说,我来自虚无之处。

注释

叩:敲。
柳:柳树。
庭空:庭院空荡。
立久:站立很久。
枕书:枕着书本。
剥啄声:敲门声。
倒裳:匆忙起身。
觉:醒来。
愧负:愧疚。
坐谈:坐着交谈。
颜愈厚:笑容更浓。
何处来:从哪里来。
无何有:虚无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诗中“有客叩我门,系马门前柳”两句设定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主人公对外界的干扰保持着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庭空鸟雀散,门闭客立久"则描绘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珍视。

"主人枕书卧,梦我平生友"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依赖和向往,以及他对于朋友情谊的珍惜。"忽闻剥啄声,惊散一杯酒"则是对突然的打扰感到意外,但这种意外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境,反而增加了一份超然物外的情趣。

"倒裳起谢客,梦觉两愧负"显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尊重和礼貌,即便是在梦中也不忘记对朋友的尊敬。"坐谈杂今古,不答颜愈厚"则表达了诗人与来访者之间深入浅出的交流,他们的话题涵盖了历史与现实,而不仅限于肤浅的人事纷扰。

最后,"问我何处来,我来无何有"是对外界询问的一种回答,显示出诗人对于名利和世俗的淡漠,以及他对于存在本身的超然理解。这也正体现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拟古九首(其二)

酒尽君可起,我歌已三终。

由来竹林人,不数涛与戎。

有酒从孟公,慎勿从扬雄。

崎岖颂沙麓,尘埃污西风。

昔我未尝达,今者亦安穷。

穷达不到处,我在阿堵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拟古九首(其三)

客去室幽幽,鵩鸟来座隅。

引吭伸两翅,太息意不舒。

吾生如寄耳,何者为吾庐。

去此复何之,少安与汝居。

夜中闻长啸,月露荒榛芜。

无问亦无答,吉凶两何如。

形式: 古风

和陶拟古九首(其四)

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

九夷为藩篱,四海环我堂。

卢生与若士,何足期渺茫。

稍喜海南州,自古无战场。

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

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

分流未入海,膏泽弥此方。

芋魁倘可饱,无肉亦奚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和陶拟古九首(其五)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馀疑。

庙貌空复存,碑版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老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予欺。

犦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壶卢笙,歌此送迎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