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注释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落红:落花。
缀:连结。
春色:代指杨花。

鉴赏

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杨花为题材,借物抒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飘零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似花还似非花",形象地写出杨花的轻盈和难以捉摸,既像花又非花,引人遐想。"无人惜从教坠"则表达了对杨花被忽视的感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冷漠。接下来的"抛家傍路"和"无情有思",通过杨花的飘落,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进一步描绘杨花飘落时的凄美,仿佛在诉说一种深情的眷恋。"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借梦境表达了对相聚的渴望,却又被现实中的莺声唤醒,增添了无奈与失落。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诗人的情感转向更深沉,他并不遗憾花的凋零,而是惋惜美好的时光不再。"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雨后的残景更显凄凉,杨花的踪迹只剩下满池破碎的浮萍。

最后,诗人感叹春色三分,其中二分已化为尘土和流水,只剩一分难以捕捉的杨花,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变迁。"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诗人揭示出杨花的真实身份——离人的泪水,将个人情感升华到了极致。

整首词以杨花为载体,寓言寄情,展现了苏轼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亲友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

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

如梦令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西江月.送钱待制穆父

莫叹平原落落,且应去鲁迟迟。与君各记少年时。

须信人生如寄。白发千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

拍浮何用酒为池。我已为君德醉。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