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题方云泉○疏影庵填词图

天寒瘦竹。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

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

隔花唤起林和靖,问清梦、恁时酣足。

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疏影·题方云泉》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色与情感寄托的词作。开篇以“天寒瘦竹”起笔,形象地刻画出寒冷季节中竹子的坚韧姿态,透露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接下来,“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描绘了稀疏的房屋和窗户上凝结的露珠,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落寞的意境。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通过傍晚的迷蒙雪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绪仿佛穿越山谷,遥不可及。随后,“卷帘略识春风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又与现实中的严冬形成对比,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借月光下吹笙的意象,表达对孤独的嫦娥的同情,也寓言了自己的孤独心境。下半阕,词人将视线转向“小隐西村”,那里“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呈现出一片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为词境增添了一丝暖意。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描绘了如画的自然景色,如同女子素雅的衣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最后,词人借用林和靖的典故,想象自己在花丛中唤起他的梦境,询问他当时的梦境是否甜美。结尾处,“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则以深夜飞来的翠鸟和笛声残曲,收束全词,留下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词人的感情寄托,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花非花

花非花,梦非梦。梦里来,花前送。

四更斜月五更风,破格春寒今夜重。

形式: 词牌: 花非花

胡捣练

玉笙缥缈隔春云,愁问钿蝉消息。门外一枝梧叶。

曾见携灯别。簟纹如水渐生凉,良夜为谁怜惜。

莫倚栏干残月。月是当初月。

形式: 词牌: 胡捣练

浣溪沙.赠素秋。八阕(其一)

油壁轻车带夕阳。隔层帘子忒微茫。

断桥前事费思量。

归路渐随芳草远,画堤犹送暗尘香。

情无头绪为谁长。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赠素秋。八阕(其二)

小字真娘隐约猜。木樨门巷访金钗。

一重花影绣苍苔。

浅病倦调鸾尾瑟,清游新试凤头鞋。

鹦哥传语未归来。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