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吕梁》,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通过对吕梁这一地理特征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功绩的崇敬与感慨。
首句“数载河为患”,开篇即点出黄河多年来的洪水灾害,引出了对治理黄河的思考。接着,“怅然思禹功”一句,诗人以“怅然”表达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源从西极下,水到吕梁雄”,描绘了黄河源头从遥远的西方流来,最终在吕梁山显现出其雄伟气势的画面,展现了黄河的壮丽与力量。
“天堑长淮北,地维沧海外”两句,进一步扩展了黄河的地理范围,强调了它作为天然屏障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黄河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应悲箜篌曲,宛转意何穷”,最后两句则以箜篌曲的婉转多情,象征着人们对大禹治水之功的无尽怀念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深切敬仰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美与力量,以及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