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挽联以对仗工整、情感深沉见长,将张之洞生前的品德与功绩高度概括,展现了其清廉自守、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操。
上联“内无余帛,外无余财,诸葛清操,请徵遗表语”以诸葛亮的典故起笔,借以赞扬张之洞的清廉节操。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以清正廉洁著称,此处将张之洞比作诸葛亮,意在表达其个人品质之高洁。同时,“请徵遗表语”则暗示了张之洞虽已离世,但其遗言仍值得后人铭记和学习。
下联“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希文所志,自做秀才时”则进一步阐述了张之洞的人生追求与理想。其中,“先天下忧”源自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表达了张之洞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前,总是先人后己,勇于担当的精神。“后天下乐”则体现了他乐于奉献,待到天下太平之时,方能享受安乐的情怀。整个句子不仅展现了张之洞的远大抱负,也彰显了其作为秀才时即已树立的崇高理想。
此联通过对比诸葛亮与范仲淹的典故,以及对张之洞一生追求的总结,既是对张之洞个人品行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为国为民付出的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