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火候不正

周天火候,要升沉飞伏,无差无错。

气运前升穿绛阙,透上九天熏烙。

两目难开,终为大患,急急须臾拨。

迁延岁月,变成魔境沦落。

六神失御猖狂,三尸放荡,五贼俱成恶。

要镇炎炎归玉路,深入神宫恢廓。

三盗循环,相交水火,锻炼成丹药。

驱驰归正,得醇贤圣糟粕。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周天的火候,要求升降变化,一丝不苟。
气息运行上升穿过红色宫殿,直达九天被熏烤炼化。
眼睛难以睁开,终究会成为大祸,必须迅速解决。
拖延时日,会变为魔境,陷入困境。
六神失控狂乱,三尸放纵,五种邪恶势力滋生。
要使炽热之火回归正道,深入神宫扩大范围。
三者循环交互,如水火交融,炼制出丹药。
驱赶邪念回归正途,得到醇厚圣贤的精华。

注释

周天:道教术语,指宇宙一周的运动变化。
火候:烹饪中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升沉飞伏:上升、下沉、飞翔、潜伏,形容气运的动态变化。
绛阙:红色宫殿,象征天庭。
熏烙:熏烤和烙印,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净化和塑造。
大患:严重的祸患。
迁延:拖延。
魔境:比喻心灵或环境的险恶状态。
六神:古人认为人有六神,这里指精神状态。
三尸:道教中的概念,指贪欲、嗔怒、愚痴三个恶念。
五贼:五种欲望,即财、色、名、食、睡。
玉路:象征通往神圣的道路。
神宫:神灵居住的宫殿,也指精神世界。
丹药:道教中指修炼成的内丹。
醇贤圣糟粕:醇厚的贤圣智慧精华。

鉴赏

这首元代王吉昌的《无俗念·火候不正》是一首修炼道教炼丹的诗歌,以炼丹过程中的火候比喻人生的修行。诗人强调了修炼时对火候把握的重要性,要求其精准无误,如同周天星象的运行规律,不可有丝毫偏差。火候上升至极高境界,若不能及时调整,会导致身心受累,甚至陷入困境。

诗中提到“两目难开”象征修炼者在高深境界下难以自控,“六神失御”和“三尸放荡”则揭示了失去自我控制和道德约束的状态。诗人强调必须迅速纠正,将炽热的内心回归清净(玉路),深入内心世界进行净化和提升,通过反复磨砺(水火交融)达到炼化成丹的目的。

最后,诗人表达了通过修炼达到超脱世俗,获得更高智慧和道德境界的愿望,即“驱驰归正,得醇贤圣糟粕”,意味着从世俗的纷扰中提炼出真正的精华,成为道德高尚的圣贤。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道家修炼思想的特点。

收录诗词(168)

王吉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平不详,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 号:超然子
  • 籍贯:元代

相关古诗词

月中仙

志士穷元,派浮沉动静,体用分别。

神初象客,藉氤氲为主,应时提挈。

杖头挑日月,斡天地、推移气泄。

北斗南辰转,辉辉洞天,深处木童悦。

而今主掌专权,证阳极返还,阴降时节。

真功造化,显本来体段,清辉冰洁。

焕然无点污,罄三界、十方透彻。

一混希夷化,不空不有无生灭。

形式: 词牌: 月中桂

月中仙.九转功成

道泄冲和,运开基杳冥,生发元首。

推排七返,配二三成六,再三成九。

九还真造化,分八卦、妻男自偶。

默默真情契,凝然气神,如一镇相守。

盈盈动静归元,证不空不有。头面仍旧。

无为性普,应地天神化,视之能久。

任从劫运变,太空体、绵绵不朽。

次了无生灭,恢弘妙用真乐受。

形式: 词牌: 月中桂

月中仙.宾主互换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宾,一气为主。

玄机不昧,凭坎离精粹,权衡三五。

浩然成造化,销尸魄、纯阳结聚。

七返真阴降,功全摄迹,归本认元祖。

炼神合道冥冥,始真空体露。实相难睹。

无穷变化,显性珠如意,恢弘光吐。

独超三界外,令清净、腾今跨古。

反换宾为主,首提究竟功德普。

形式: 词牌: 月中桂

月华清

一点灵光,千回沦落,四生六道游遍。

苦海淹流,几许改头更面。

谅四大、虚幼无根,出没甚、流星飞电。无限。

递来往奇臭,枯荣迁变。识破般般不恋。

悟梦蝶灯蛾,超生专擅。密扣玄关,摧挫寸心千炼。

炼得显、元初洒落,展入地、升天体现。一贯。

傲神通挥霍,清凉风扇。

形式: 词牌: 月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