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沉沉冥冥。一院斜阳冷。唤得春回春不醒。

寒锁梨花瘦影。乡关梦也难寻。小楼目断云深。

南浦绿波芳草,凄凄牵住愁心。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陆茜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或初冬时节,庭院中夕阳西下,寒意渐浓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邃的意境。

首句“沉沉冥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阴暗与压抑,暗示着一种内心的沉重感。接着,“一院斜阳冷”进一步渲染了氛围,夕阳的余晖虽在,却带有一丝寒冷,仿佛连光线都失去了温暖,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唤得春回春不醒”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渴望,但这种渴望似乎并未得到满足,春意未醒,暗示了希望的破灭或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与无奈。

“寒锁梨花瘦影”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梨花在寒风中显得更加瘦弱,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象征了诗人心中的脆弱与孤独。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乡关梦也难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这种思念却难以实现,梦境也无法慰藉内心的空虚。这句诗深化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无法实现的愿望。

“小楼目断云深”描绘了诗人站在小楼上远眺的情景,云雾缭绕,视线被阻,象征着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前路的迷茫与未知。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感。

最后,“南浦绿波芳草,凄凄牵住愁心”以南浦(古代送别之地)为背景,绿波荡漾,芳草萋萋,这些美好的景象却反而触动了诗人的愁绪,使他更加感到内心的痛苦与忧伤。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清平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孤独、哀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收录诗词(41)

陆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底修箫谱.赠女郎秀贞

玉凝香,花解语,疑是碧域侣。

隔著云山,多少黯愁绪。

扫眉偏我清狂,怜才有意,也牵惹、相思千缕。

挽春住。谁知春去难留,一日一风雨。

遥忆西湖,荷塘闹红处。

何时檀板金尊,烟波画舫,待载了、卿卿同去。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早春怨.自题拈花小影

杨柳烟斜。海棠风细,春去些些。

帕冷鲛绡,尘封鸾镜,人在天涯。可怜锦瑟年华。

尽一例、飘零落花。十二重楼,三千弱水,隔著侬家。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蝶恋花

甚的伤心呼不醒。孽海情天,都是凄凉境。

从此相思量合并。将身打点和春病。

长夜钟声圆到枕。月落鸟啼,归梦吴江冷。

来岁西泠呼小艇。湖堤添个愁人影。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高阳台.藏珠三妹出指甲见赠却寄

东阁红衫,西风金剪,如花如月流年。

絮果兰因,惹将幽思缠绵。

吴绫小帕沉香盒,剥青葱、包裹牢坚。

蓦相逢,应是三生,石上前缘。

绿阴门巷曾相识,记徵歌煮酒,逸兴翩翩。

一别如今,又成恨海愁天。

百年身世原如寄,奈柔肠、总被情牵。

待春回、香透南枝,再卜团圆。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