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脱箨斑筠绿节明,霖收梅子麦寒轻。
诸峰隔截高低树,忽听初蝉第二声。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云林的清新与宁静之美。首句“脱箨斑筠绿节明”,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剥去旧皮露出新绿的生机勃勃景象。斑驳的竹节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充满了生命力。次句“霖收梅子麦寒轻”,描述了雨水停止后,梅子成熟,小麦在微凉的空气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界的和谐氛围。
接着,“诸峰隔截高低树”,通过描绘远处山峰与高矮不一的树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渲染了云林的广阔与层次感,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之中。最后,“忽听初蝉第二声”,以初夏蝉鸣的清脆声响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韵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云林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不详
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自号瀛洲洲客、,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月湿流萤歇懒烟,西南峰缺露原田。
冰帘不倩匡山瀑,万丈银潢泻玉天。
嘉平腊酿渴茶铛,直待龙沙雪水烹。
舞彻瑶台千岁翮,鹤丹回施范长生。
鹤楼千尺倚晴阑,大别山前舞峻鸾。
昨日英雄无问处,依然江汉涌波澜。
锦帆隐隐到天涯,古道残阳泣暮鸦。
莫为龙舟更惆怅,庆陵依旧看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