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五)

山林麋鹿性相便,称意何须负郭田。

挂树猕猴常近席,散花仙侣不离筵。

半窗梅月清宵梦,一榻松风白昼禅。

慧约草堂浑忘却,独于相府住多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悠然自得的山居生活,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首句“山林麋鹿性相便”,以山林中的麋鹿喻指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契合无间,展现出一种回归自然、顺应天性的自在状态。接着,“称意何须负郭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认为心灵的满足远胜过物质的富足。

“挂树猕猴常近席,散花仙侣不离筵”两句,通过猕猴与仙侣的陪伴,进一步渲染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以及精神世界的丰富。猕猴的“常近席”和仙侣的“不离筵”,都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半窗梅月清宵梦,一榻松风白昼禅”则描绘了诗人夜晚与梅花、明月相伴的梦境,以及白天在松风中静坐参禅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修行追求。

最后,“慧约草堂浑忘却,独于相府住多年”两句,通过对比草堂与相府的生活,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好和对智慧的追求。草堂的“浑忘却”与相府的“住多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和世俗权力的超越,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六)

铁锡初将壁上悬,圣恩容我此安禅。

晓看草木沾多露,夜睡星河近九天。

石与道心无动日,树同僧臈不知年。

请看八德池中水,一洗劳生累劫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七)

谁识千峰顶上幽,羚羊挂角没踪由。

谈玄自折松为拂,遇困聊将石枕头。

寒谷花开多向日,空岩叶落始知秋。

莫言与世相疏甚,此是山居道者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八)

偶向溪头坐石矶,水禽沙鸟自相依。

敢言有道忘人境,秖欲无心契祖机。

莎草似茵迎日软,荻芽如玉到春肥。

岩扉半掩归来后,步屧修廊月色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九)

新到山居兴趣多,松门尽日客稀过。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

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