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
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境。"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悠悠往事杯中物,赫赫时名扇外尘"则是在感叹往昔岁月如同酒中物般流逝,而世间的荣耀如同被扇子扬起的尘埃,都是过眼云烟。
"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描绘了诗人在不同的季节里与自然亲近的情景。短策即简便的竹杖,是出行时携带的物品;看云则是对天空中云彩的观赏;松寺晚,可能是在傍晚时分,在松树环绕的寺庙中徘徊。而"疏帘听雨草堂春"则是在春日,窗外细雨纷纷之下,通过稀疏的窗帘聆听雨声的情景。
最后两句"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山间的花朵、溪中的水流以及林中的鸟鸣,都似乎成为了他的知己;而这种与大自然的交往,即使重复百次,也不会产生厌倦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心境,以及他对自由生存方式的向往。
不详
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诗人,有《集》传世。著名孝子,为明初十大孝子之一。以73岁高龄为母守灵达17载,直到90岁去世。《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丁孝子传》和《丁孝子诗》即是他的事迹。诗开篇赞曰:“精诚之心上达九天,精诚之心下达九泉。”
相邀寒影晚,惜别故山空。
邻里疏林在,池塘野水通。
十年难遇后,一醉几人同。
复此悲行子,萧萧逐转蓬。
云雨一萧散,悠悠关复河。
俱从汎舟役,近隔洞庭波。
楚水去不尽,秋风今又过。
无因得相见,却恨寄书多。
偶入横山寺,湖山景最幽。
露涵松翠湿,风涌浪花浮。
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
自缘归思促,不得更迟留。
月明溪水上,谁识步虚声。
夜静金波冷,风微玉练平。
自知尘梦远,一洗道心清。
更弄瑶笙罢,秋空鹤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