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断尾的公鸡原本害怕被烹饪,近年来它聆听佛法,与僧人一起修行。
现在它需要放下莲花形状的计时器(可能指佛塔或寺庙中的莲花钟),因为年老体弱,担心经受不住风霜,可能不再啼鸣。

注释

断尾:形容公鸡为了修行而自我牺牲。
烹:烹饪,这里指被杀。
年来:近年来。
听法:聆听佛法。
伴修行:与僧侣一起修行。
却置:放下。
莲花漏:可能指莲花钟,一种佛教计时器。
老怯:年老体弱。
风霜:比喻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恐不鸣:担心不再啼叫。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盐官绝句四首(其四)僧爽白鸡》。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象征意义。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这里的“断尾雄鸡”通常被解释为一种自我克制的象征,通过将雄鸡的尾巴剪去,以此来抑制自己的欲望或是过度的行为。诗人用这强烈的形象表达了对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畏烹"则指害怕被煮杀,这里暗示着对于物质享乐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的危险有所警觉。而“年来听法伴修行”则表明诗人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精神上的指导和修炼,这里的“听法”通常指的是佛教的禅定和经典学习,而“伴修行”则意味着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修身养性。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接下来的两句,“还须却置莲花漏”,这里的“莲花漏”是一种以莲花状排水的计时工具,这里的“却置”意味着放弃或是停止使用。这一行诗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岁月的珍惜。最后,“老怯风霜恐不鸣”,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年老后声音可能会消失的恐惧,这里的“风霜”象征着寒冷和严酷,是时光流逝的写照,而“恐不鸣”则是对自己在岁月磨损下可能丧失创造力或表达力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生动鲜明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年老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后十馀日复至

东君意浅著寒梅,千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戏赠

惆怅沙河十里春,一番花老一番新。

小楼依旧斜阳里,不见楼中垂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