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愠六章

剸人以舌,其铦似锋。囚人以气,笯槛曷庸?

楩楠菉葹,屮木之稚。胎以土膏,不乞甘雨。

大圜入照,明月无棱。周驰罔憩,谁系长绳?

皇柄两持,元气凋瘵。淫孛寇阊,天耳其瞆。

尧舜不帝,六合永沈。民殄物肆,何有古今。

棼纚车斿,五岳夜醮。碧虚为澜,如有龙啸。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嘲愠六章》以辛辣的讽刺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象寓于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之中。

首句“剸人以舌,其铦似锋”以“舌”喻言辞的力量,形象地描绘出言辞如同利刃,能伤人于无形。接着“囚人以气,笯槛曷庸?”则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言论自由之间的矛盾,暗示了压制言论的残酷性。

“楩楠菉葹,屮木之稚。胎以土膏,不乞甘雨。”这一段通过树木的成长过程,隐喻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强调了自然条件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环境的反思。

“大圜入照,明月无棱。周驰罔憩,谁系长绳?”这里以明月比喻公正与真理,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同时“周驰罔憩”则反映了社会运转的无休止,而“谁系长绳”则提出了对权力约束的疑问。

“皇柄两持,元气凋瘵。”这一句直接点出了权力的双刃剑性质,一方面可以维护秩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社会的衰败。

“淫孛寇阊,天耳其瞆。”通过“淫孛”(邪恶)与“寇阊”(侵犯门户),以及“天耳其瞆”(天听不明),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道德沦丧的强烈不满。

“尧舜不帝,六合永沈。”这一句以历史上的理想君主(尧舜)为例,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失望,预示着世界的沉沦。

“民殄物肆,何有古今。”指出人民在暴政下痛苦不堪,连时间的概念都失去了意义。

“棼纚车斿,五岳夜醮。”通过夜晚祭祀的场景,象征着人们在黑暗中寻求光明与救赎的努力。

“碧虚为澜,如有龙啸。”以龙的咆哮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反抗,碧虚(天空)的波澜则是对社会动荡的隐喻。

整首诗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人性弱点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西地锦

夜转银河月午。荡凉云娟楚。

梧阴满地,翠阑深曲,有人低语。几点残星案户。

指东三四五。无端又过黄昏也,唤登楼眠去。

形式: 词牌: 西地锦

浣溪沙

叠帐凉云烬凤篝。芙蓉花隔去来愁。

冷香如梦荡帘钩。

欲种长春天不雨,谁歌子夜月当楼。

银河风露浩然秋。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虞美人.虞美人草

明妃芜草湘妃竹。一样春时绿。

褒斜山色半烟霾,剩有江东猎骑、踏青来。

金戈玉帐俱黄土。犹解婆娑舞。

莫将哀怨化红心,卅六未央宫殿、月轮沉。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天竹子

葡萄样子,樱桃颜色,珠网墙阴笼住。

绿翎瘦雀乍飞来,又带雪、一红衔去。

松枝共互,梅花共吐。时节天寒日暮。

分明翠袖倚阑珊。恰添上、泪痕多许。

形式: 词牌: 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