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蕉洞独宿

南床高卧读逍遥,真感生来不易销。

枕落梦魂飞蛱蝶,灯残风雨送芭蕉。

永怀玉树埋尘土,何异蒙鸠挂苇苕。

衣笐妆台蛛结网,可怜无以永今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悠闲地躺在南窗床上阅读逍遥,这份宁静的感受难以轻易消磨。
枕头滑落,梦境中的我如蝴蝶般飞翔,灯火阑珊中风雨声中传来芭蕉的叹息。
永远怀念那如玉树般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深埋在尘土之中,如同蒙鸠鸟挂在芦苇梢头。
妆台上衣物积尘,蛛丝织成网,可惜美好的一切无法延续到明天。

注释

南床:南窗或南向的床榻,寓意温暖和舒适。
逍遥:指闲适自在的生活或书卷中的自由精神。
梦魂:梦中的心灵或思绪。
玉树: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这里可能指过去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红蕉洞独宿》,通过对南床独卧、阅读逍遥书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首句“南床高卧读逍遥”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由自在精神世界的追求。第二句“真感生来不易销”则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情感难以消解的深刻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枕落梦魂飞蛱蝶,灯残风雨送芭蕉”,通过梦境中的蝴蝶和窗外风雨中的芭蕉,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诗意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尽思绪。第五句“永怀玉树埋尘土”借用“玉树”象征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美好事物被埋没的惋惜,同时也寓含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最后一句“何异蒙鸠挂苇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将自己比作蒙鸠鸟挂在芦苇梢头,显得飘摇不定,无所依傍。结尾“衣笐妆台蛛结网,可怜无以永今朝”则以衣物上结网的蜘蛛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哀怜。

整首诗以个人独宿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内敛和哲理韵味。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戴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观王主簿家酴醾

肌肤冰雪薰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句:诗二句

叩槛出鱼鼋,诗成一笑粲。

形式: 押[翰]韵

讲武台南有感

月明犹在搭衣竿,晓踏台南路屈盘。

驺子雨中先马去,村童烟外倚墙看。

鸦啼宰木秋风急,鹭立渔船野水乾。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