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二)和刘长翁右司韵

人生南北如歧路。惆怅方回断肠句。

四野碧云秋日暮。

苇汀芦岸,落霞残照,时有鸥来去。

一杯渺渺怀今古。万事悠悠付寒暑。

青箬绿蓑便野处。

有山堪采,有溪堪钓,归计聊如许。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开篇便用“歧路”比喻人生的南北,表达人生多变且难以把握。接着,“惆怅方回断肠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每当回首往事,都感到心如刀割。

四季更迭中,“四野碧云秋日暮”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天色将晚,碧云覆盖四野,给人以萧瑟之感。紧接着“苇汀芦岸,落霞残照,时有鸥来去”则是对景物的进一步刻画,水边的苇和芦岸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分外温馨,而偶尔飞来的鸥鸟,更增添了一份生动。

“一杯渺渺怀今古”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对过往历史的无限留恋。随后的“万事悠悠付寒暑”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接受,万事都在不停地向前推进,无论寒冷还是酷热,都无法阻挡。

最后,“青箬绿蓑便野处。有山堪采,有溪堪钓,归计聊如许”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青箬绿蓑”是简单自然的居所,而“有山堪采,有溪堪钓”则表明诗人对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有限以及个人渺小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

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

迅景流光容易度。

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

为问新愁愁底许。

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南乡子.答和惠计院

黄耳讯初收。为说鸥汀与鹭洲。

争问主人归近远,飕飕。定是登高九月头。

有酒且相酬。莫管西风满鬓秋。

今日是今明日古,休休。转首鄞江总别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尤]韵

南乡子(其一)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野思浩难收。坐看渔舟度远洲。

芦苇已雕荷已败,风飕。桂子飘香八月头。

归计这回酬。犹及家山一半秋。

虽则家山元是客,浮休。有底欢娱有底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

去岁牡丹时。几遍西湖把酒卮。

一种姚黄偏韵雅,相宜。薄薄梳妆淡淡眉。

回首绿杨堤。依旧黄鹂紫燕飞。

人在天涯春在眼,凄迷。不比巫山尚有期。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