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元藻入浙三首(其一)

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

至今传不朽,犹或谓能诗。

辟置仍于取,山林亦罔遗。

莫嗟今古异,穷达岂人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唐代科举及第的士人,往往因为展示自己的诗文才华而被人知晓。
这种名声流传至今,有些人甚至认为他们仅凭诗歌就能永垂不朽。
选拔官员时依然看重这些才情,即使在山林隐居的人也不被遗漏。
不要感叹古今变迁,人生的困厄显达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注释

唐室:唐代朝廷。
登科士:科举及第的士人。
行卷:展示才华以求推荐。
知:知晓,出名。
至今:直到现在。
不朽:永垂不朽。
谓:认为。
能诗:擅长写诗。
辟置:选拔任用。
仍:仍然。
于取:在选拔中。
山林:山野隐居。
罔遗:没有遗漏。
嗟:叹息。
异:不同。
穷达:困厄显达。
岂:难道。
为: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李元藻入浙三首》中的第一首,题为“送李元藻入浙”。诗中表达了对唐代科举士人的赞赏,尤其是那些通过诗文才华得以出仕的人,他们的名声流传至今,即使在选拔人才时,诗歌能力仍然是重要的考量标准。诗人认为,无论是在朝廷任职还是隐居山林,这种对文学才情的重视并未改变,强调了才情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并鼓励李元藻不必过于忧虑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起伏,因为成功与否并非仅由人世的穷达决定。整首诗体现了对文学价值的肯定和对人才的期许。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仲诗二首(其二)

今代知名士,君家萃一门。

不惟文献在,政是典刑存。

台阁期平步,沅湘莫断魂。

平生翰墨事,兹可壮期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李仲诗二首(其一)

武陵曾远客,主簿作南征。

缅想经行地,犹含赋咏情。

故人如见问,白发欲千茎。

却记相逢日,回头岁月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李袁州汎舟入浙

晦庵无处著,泛宅又吴淞。

载月初寻棹,看山不藉筇。

听渠猿鹤怨,心喜鹭鸥逢。

遥想题诗处,枫桥半夜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沈善昌朝

论契繇先世,言交自乃翁。

俱成落湖外,每恨隔湘中。

得见无几见,愿同终罕同。

如闻工赋好,无或嗜诗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