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八)

盘中有止水,历历见须眉。

能定乃能应,人心固如斯。

至诚本如神,圣贤不吾欺。

鸣鹤方在阴,其子辄和之。

天未降时雨,山川云已知。

谁能舍我龟,而观尔朵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碗中的水面平静如镜,清晰地映照出人的胡须眉毛。
只有内心安定才能应对自如,人的心性原本如此。
最真诚的心就像神明,圣人贤者不会欺骗我们。
鹤在阴暗处鸣叫,它的幼崽就会随之应和。
天空还未落下雨水,山川大地已经预感到了。
谁会舍弃我手中的龟壳,而去关注你那大张的嘴巴呢?

注释

止水:形容水面平静如止,没有波动。
历历:清晰可见。
乃:才。
固:本来,原本。
至诚:极尽真诚。
朵颐:形容张大嘴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开篇"盘中有止水,历历见须眉",通过盘中的静水映射出须臾之间的微妙变化,暗示时间流逝和物变的哲理。接下来的"能定乃能应,人心固如斯"则表达了对内心坚定与外界顺应之道的理解。

诗中"至诚本如神,圣贤不吾欺"一句,强调了至诚无伪的重要性,以及这种品质在圣贤眼中的分量。紧接着"鸣鹤方在阴,其子辄和之"则描绘了一幅生灵和谐共处的画面,显示出一种自然界中生命间和平相处的情景。

然而,诗人并未忘记现实世界的复杂和挑战,如"天未降时雨,山川云已知"所表达的,是即便是大自然,也预示着变化无常。最后两句"谁能舍我龟,而观尔朵颐"则是诗人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诱惑的警惕。

这首诗通过对静谧与动荡、自然界与人世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嚣、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四)

凿空谈荒唐,我正不为此。

故知又故为,颇悟前生是。

凭谁照前因,斯言特戏耳。

既是无今古,如何分彼己。

须弥一点尘,万劫一弹指。

无失亦无忧,无得亦无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二)

蘧蘧一梦中,了了三生意。

法界如许宽,此生亦特寄。

谁言玉局仙,元本是法器。

不解自磨砻,因人亦成事。

强颜游人间,聊作逢场戏。

山色溪声中,略得些滋味。

形式: 古风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七)

捣荠餐铁杵,此味知者鲜。

乘车入鼠穴,闻者知其舛。

打铁作门限,鬼笑定不免。

点雪红炉中,达观理甚显。

当局自然迷,正欠拨一转。

上马奔前程,此著须自勉。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三)

石塔本无缝,吐光万丈馀。

不是风火扇,又非喉管嘘。

此光胡为来,塔亦不知渠。

解作如是观,身心长自如。

塔身俱著实,光心等是虚。

虚实归一致,无乘亦无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